字的含义

楷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jiē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楷字寓意

【楷】 kǎi 法式,模范:模。范。则。式。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正。小体。 jiē  ㄐㄧㄝˉ 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亦称“黄连木”。

楷字解释

【楷】[①][jiē][《廣韻》古諧切,平皆,見。][《廣韻》苦駭切,上駭,溪。](1)木。详“木”。(2)喻刚直。[②][kǎi][《廣韻》苦駭切,上駭,溪。](1)法式,典范。(2)谓合乎规范,端正。参见“2正”。(3)取法,效法。(4)汉字书体的一种。

楷字诗词来源

【楷】天下模楷李元礼,天下英秀王叔茂。魏晋·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二 八俊》
浮沤丁子珠联联,灰煮蜡楷光烂然。唐·作者:顾况《露青竹杖歌》
君不见。无心无楷约。唐·作者:敦煌曲子《行路难 无心律 存十二首 其五 第九》
三捷楷模光典策,一生封爵笑丹青。唐·作者:陈陶《投赠福建路罗中丞》
襄楷忠言谁佞惑,忍教奸祸起萧墙。唐末·作者:周昙《后汉门 桓帝》
散作楷模争宝惜,永刊金石共流传。南唐至宋初·作者:潘慎修《禁林宴会之什》
论功须是一阳初,二八调和作楷模。北宋·作者:赵炅《逍遥咏 其十五》
大篆小篆八分体,楷隶章草何纷纭。北宋·作者:王禹偁《谢宣赐御草书急就章并朱邸旧集歌》
老来楷法不如初,试向閒斋习草书。北宋·作者:杜衍《和孙圭秘丞》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北宋·作者:梅尧臣《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最奇小楷乐毅论,永和题尾付官奴。北宋·作者:梅尧臣《二十四日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录其所见》
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书帖未足观。北宋·作者:梅尧臣《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夷清韩颂古皆无,更得高平小楷书。北宋·作者:富弼《题范希文手书伯夷颂墨迹》
幸得魏公挥宝墨,缘公楷法亦颜徒。北宋·作者:文彦博《寄相州侍中韩魏公》
解印全吴二载馀,近来人楷事何如。北宋·作者:赵抃《次韵台州姚舜谐见赠二首 其一》
兴来弄翰尤得意,真楷之外精草书。北宋·作者:韩琦《谢宫师杜公寄惠草书》
几千百主出规制,数亿万年成楷模。北宋·作者:邵雍《安乐窝中一部书》
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北宋·作者:陶弼《再过阳朔寄人》
岩头漠漠卫卿云,谷口纷纷张楷雾。北宋·作者:文同《华山 其一》
长篇立刻在金石,楷字高揭当轩墀。北宋·作者:苏颂《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

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楷】【辰集中】【木字部】 楷;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542第05〔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苦駭切,音鍇。【說文】木也,孔子冢蓋樹之者。【淮南子·草木訓】楷木生孔子冢上,其榦枝疎而不屈,以質得其直也。 又【廣韻】模也,式也,法也。【禮·儒行】今世行之,後世以爲楷。【後漢·李膺傳】天下模楷李元禮。 又强楷。【人物志】精良畏愼,善在恭謹,失在多疑。强楷堅勁,用在楨幹,失在專固。 又楷書。【晉書·衞恆傳】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路史】今人楷書,亦有數體,有古字楷書,有今字楷書。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居諧切,音皆。義同。 又叶遣禮切,音起。【後漢·史岑·出師頌】允文允武,明詩說禮。憲章百揆,爲世作楷。

与楷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楷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