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笃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笃字寓意

【笃】 (篤) dǔ 忠实,一心一意:学。信。志。情。厚。 厚实,结实:“彼其之子,硕大且”。 病沉重:病

笃字解释

【笃】[①][dǔ][《廣韻》冬毒切,入沃,端。]“1”的繁体字。(1)马行顿迟。(2)固;坚实。(3)诚。(4)加厚;增厚。(5)深厚。(6)纯一;专一。参见“篤行”、“篤志”。(7)甚;达到高度。常形容病势沉重。(8)切实;确凿。(9)困;困苦。参见“篤”。(10)象声词。(11)通“督”。

笃字诗词来源

【笃】王旅旋兮背故乡。彼君子兮笃人纲。曹魏·作者:曹植《离友诗三首 其一》
笃学自依袁伯业,醒狂谁比盖宽饶。北宋·作者:宋庠《默诵》
公閒数有琼瑶赠,又使乡闾笃士风。北宋·作者:赵抃《和前人有怀二首 其一》
谁怜君子笃亲意,况是明王孝治时。北宋·作者:李觏《送王尉》
敦笃情怀世所稀,昔年今日事难追。北宋·作者:邵雍《代书寄吴传正寺丞》
相期历览在他岁,事高意笃非予堪。北宋·作者:韩维《孔先生以仙长老山水略录见约同游作诗答之》
清节萧条妻子计,白头敦笃弟兄心。北宋·作者:曾巩《李供奉》
信美贤公有才子,笃诚真复类尨降。北宋·作者:王安石《次韵酬宋中散二首 其二》
笃生梅公应时求,颂歌文武功业优。北宋·作者:王安石《哭梅圣俞》
感旧知恩谁最笃,塞垣憔悴一衰翁。北宋·作者:范纯仁《王圣美太丞奉使西来喜而有赠》
少年好书老弥笃,牙签锦囊数百轴。北宋·作者:沈辽《赠清道》
愿子笃实慎勿浮,发愤忘食乐忘忧。北宋·作者:苏轼《代书答梁先》
世间谁似老兄弟,笃爱不复相疵瑕。北宋·作者:苏轼《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思君不见一长吁,忽得书来亲愈笃。北宋·作者:李之仪《送保定钱弼违且约相见后行》
天祐周邦世世仁,笃生文母济斯民。北宋·作者:范祖禹《御制太皇太后挽词四首 其三》
北海朱邑虽笃旧,至于枉曲终无听。北宋·作者:郑侠《送杜靖国知连州》
君仪建德一儒士,笃学沧溟陶粹纯。北宋·作者:陆佃《赠王君仪》
忠言谠论蹑根本,行义修笃无缁磷。北宋·作者:释道潜《寄济明》
寄声小掾笃行李,落日东面空云山。北宋·作者:黄庭坚《再次韵呈明略并寄无咎》
老僧迎谒喜我来,吾以王事笃行李。北宋·作者:黄庭坚《彫陂》

笃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笃】【未集上】【竹字部】 篤;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878第08【廣韻】冬毒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毒切, 音督。【廣韻】厚也。【易·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書·洛誥】篤前人成烈。【詩·大雅】則篤其慶。【爾雅·釋詁】篤,固也。【疏】物厚者牢固。 又純也。【禮·儒行】篤行而不倦。【註】猶純也,純壹之行。 又馬病也。【說文】馬行頓遲。 又人疾甚曰篤。【史記·范睢傳】應侯遂病稱篤。 又地名。【水經注】平原縣有篤馬河,東北入海五百二十里。 又叶徒對切【楊戲·贊趙到】鎭南祖疆,監軍尚篤。 豫戎任,任自封內。 【正韻】亦作竺。

与笃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笃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