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御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御字寓意

【御】 (④禦) yù 驾驶车马:车。者。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事”。下。众。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用。览。旨。赐。驾亲征。 抵挡:防敌。寒。

御字解释

【御】[①][yù][《廣韻》牛倨切,去,疑。](1)驾驭车马。周时为六艺之一。(2)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3)驭手;驾驭车马的人。(4)统治;治理。(5)指帝王之在位。(6)控制;约束以为用。(7)统率;率领。(8)使用;应用。(9)进食;食用。(10)穿戴;佩带。(11)与女子交合。(12)宫中女官;侍从;近臣。(13)泛指婢妾。(14)陪侍。(15)近旁;旁边。(16)指皇帝临幸至某处。(17)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18)弹奏;吹奏。(19)谓进呈览。(20)通“禦”。制止;阻止。(21)通“禦”。对当;相当。(22)通“禦”。抵;抵抗。(23)姓。春秋时齐有鞅。见《史记·齐太公世家》。(24)“禦”的简化字。[②][yà][《集韻》魚駕切,去禡,疑。](1)迎接。(2)向;面向。(3)逢迎;迎合。

御字诗词来源

【御】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西汉·作者:刘彻《瓠子歌》
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给御卵兮献于西。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削为扇翣成器美,托御君王供时有。东汉·作者:班固《竹扇赋》
丽服在御会佳宾,醪醴盈樽美且淳。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一》
停觞不御欲谁须。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二》
膏沐芳馀久不御,蓬首乱鬖不设簪。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二》
况乃御天流至德。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三》
惟此夏德德恢台。两龙在御炎精来。南齐·作者:谢朓《赤帝 其一》
青琐门外安石榴,连枝接叶夹御沟。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二》
欲求贵职依刀敕。须得富豪事御力。南北朝·作者:无名氏《都下民语》
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御有次武。南北朝·作者:无名氏《蜀中为于仲文语》
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北周·作者:庾信《乌夜啼》
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隋·作者:杨广《泛龙舟》
御扆合宫承宝历,席图重馆奉明灵。隋末唐初·作者:褚亮《明堂乐章 舒和》
御徵乘宫出郊甸,安歌率舞递将迎。隋末唐初·作者:魏徵《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黄帝宫音 舒和》
御沟分水声难绝,广宴当歌曲易终。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初唐·作者:杨师道《阙题》
薰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初唐·作者:上官仪《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初唐·作者:上官仪《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御】【寅集下】【彳字部】 御;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368第23〔古文〕 【唐韻】【集韻】【類篇】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 音禦。【說文】使馬也。【徐鍇曰】卸解車馬也。从彳从卸,皆御者之職。【詩·小雅】徒御不驚。 又【正韻】統也。【賈誼·過秦論】振長策而御宇內。 又【韻會】凡天子所止曰御。前曰御前,書曰御書,服曰御服,皆取統御四海之內。【蔡邕·獨斷】御者,進也。凡衣服加於身,飮食適於口,妃妾接於寢皆曰御。【釋名】御,語也。尊者將有所欲,先語之也。亦言職 ,尊者有所勤御,如御牛馬然也。【禮·王制】千里之內以爲御。【註】御謂衣食。【疏】御是進御所須,故爲衣食。 又【廣韻】侍也,進也。【詩·小雅】飮御諸友。【傳】御,進也。【箋】御,侍也。吉甫遠從鎬地來,飮之酒,使諸友侍之。 又【正韻】勸侑也。【禮·曲禮】御食于君。【註】勸侑曰御。 又主也。【禮·曲禮】問大夫之子,長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註】御猶主也。【疏】謂主事也。 又禦也。【詩·邶風】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又傅御,日御,御史, 官名。【詩·大雅】王命傅御,遷其私人【箋】傅御貳王治事,謂冢宰也。【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日官,日御,典曆數者。【前漢·百官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秩千石,有繡衣直指。【後漢·百官志】侍御史掌察舉非法,受公卿郡吏奏事,有違失,劾舉之。凡郊廟朝會,則二人監威儀,有違失,則劾奏。 又女官。【周禮·天官·女御】掌御敘于王之燕寢。【周語】內官不過九御。 又姓。【正字通】周有御鞅。 又【類篇】偶舉切,馭上聲。止也。【左傳·襄四年】季孫不御。【註】御,止也。【釋文】御,魚呂反。 又魯邑名。【左傳·襄二十二年】雨過御叔,御叔在其邑。【註】御叔,魯御邑大夫。【釋文】御,魚呂反。 又御龍,複姓。【史記·夏本紀】劉累學擾龍,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 又【集韻】魚駕切,牙去聲。相迎也。【詩·召南】百兩御之。【箋】御,迎也。【禮·曲禮】君命召,雖賤人,大夫士必自御之。【集韻】或作迓。考證:〔【詩·邶風】我有旨畜。〕 謹照原文畜改蓄。

与御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御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