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徑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jìng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徑字寓意

【徑】 jìng 见“径”。

徑字解释

【徑】[①][jìng][《廣韻》古定切,去,見。]“径1”的繁体字。亦作“陘2”。(1)步道;小路。(2)泛指道路。(3)比喻能达到某种目的的不正当门路。(4)泛指从业行事的途径。(5)直径。(6)捷速。(7)直接;一直。(8)即;就。[②][jīng][《集韻》堅靈切,平青,見。]“径2”的繁体字。(1)经过;行经。(2)南北为径。参见“2輪”。

徑字诗词来源

【徑】径万里兮度沙漠。西汉·作者:李陵《歌》
欲识幽人兰杜径,山窗芳桂复丛生。东晋·作者:贺循《赋得庭中有奇树诗》
河宗海若生蛟螭。浮梁径度跨回漪。南梁·作者:沈约《上巳华光殿诗》
园中追寻桃李径,陌上逢迎游侠人。南北朝·作者:阳缙《侠客控绝影诗》
金户半入丛林影,兰径时移落蕊香。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石径断丝阑蔓草,山流细沫拥浮花。西梁·作者:沈君攸《羽觞飞上苑》
行行春径蘼芜绿,织素那复解琴心。陈朝·作者:江总《杂曲三首 其一》
桃径李蹊绝芳园,炎氛炽日满愁轩。隋末唐初·作者:蔡瑰《夏日闺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初唐·作者:杨师道《咏马》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焚经台》
芳沼徒游比目鱼,幽径还生拔心草。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侧径崎岖尔回辙,通庄达老岂同征。唐·作者: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四》
山扉野径朝花积,帐殿帷宫夏叶连。唐·作者:于季子《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当轩半落天河水,绕径全低月树枝。唐·作者:苏颋《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竹径桃源本出尘,松轩茅栋别惊新。初唐·作者:崔湜《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鹭羽凤箫参乐曲,荻园竹径接帷阴。初唐·作者:李迥秀《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步步穿萝入径幽,柏高松老几人游。唐·作者:牛仙客《宁国院》
试就湖边披草径,莫疑东海变桑田。唐·作者:赵冬曦《灉湖作》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唐·作者:包融《武陵桃源送人》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径稀。盛唐·作者: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徑】【寅集下】【彳字部】 徑;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367第19【集韻】古定切【韻會】【正韻】吉定切, 音徑。【說文】步道也。【徐鍇曰】道不容車,故曰步道。【玉篇】小路也。【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徑路。【疏】徯徑,細小狹路。【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註】徑容牛馬。【疏】徑不容車軌,而容牛馬及人之步徑。【禮·月令】審端徑術。【三輔決錄】蔣詡舍中三徑,唯羊仲求仲從之游。 又【廣雅】徑,袤也。【禮·曲禮】送喪不由徑。【註】徑,邪路也。 又疾也,直也。【史記·大宛傳】張騫曰:今使大夏,從羌中險,從蜀宜徑。【註】如淳曰:徑,疾也。【唐書·盧藏用傳】仕宦之捷徑。 又直波也。【爾雅·釋水】直波爲徑。【註】言徑涏。 又【集韻】徑,直也。【禮·檀弓】有直情而徑行者。 又猶行也。【左傳·僖二十五年】晉趙衰以壺飱從徑,餒而弗食。 又【集韻】堅靈切,音經。行過也。【史記·高祖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 又【韻會】通作俓。【史記·司馬相如傳】俓峻赴險。 又與竟通。【史記·淳于髡傳】不過一斗,徑醉矣。

与徑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徑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