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字的含义
微字的解释
微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3
- 拼音:wēi
- 繁体:微
- 笔画:13
- 部首:彳
微字寓意
【微】微 wēi 小,细小:细微。轻微。微小。微型。微观。微雕。微积分。微电脑。微量元素。谨小慎微。微乎其微。 少;稍:稍微。微笑。微调(ti俹 )。 衰落;低下:卑微。微贱。 精深;精妙:微妙。精微。微言大义。 隐约;不明:微茫。微词(隐晦的批评)。 隐匿:“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亡”。 暗中察访:微行。 无,非:“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百万分之一)。
微字解释
【微】[①][wēi][《廣韻》無非切,平微,微。](1)隐匿;隐藏。(2)精深;奥妙。(3)小;细;少。(4)衰微;衰弱;衰败。(5)指日月亏损不明。(6)贫贱;卑下。(7)伺察;侦察。(8)暗暗;悄悄。(9)稍;略。(10)非,不是。(11)无,没有。(12)不仅,不独。(13)小腿生湿疮。(14)通“尾”。(15)通“徽”。美,善。(16)通“徽”。标志。参见“微職”。(17)通“溦”。谷与渎沟通。(18)古代表示气象、节令变化的时间单位。五日为一微。(19)小数名。长度为一寸的百万分之一,圜度为一秒的六十分之一。参阅清圣祖《数理精蕴·度量权衡》。(20)词头。表示主单位或百万分之一。参见“微法拉”。(21)词头。表示微小、短。参见“微波”。(22)词头。表示极其灵敏。参见“微音器”。(23)古国名。商代微子的封地,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24)古国名。商周时西南夷之国,曾和周武王会师讨纣,地约在今四川巴县。(25)姓。春秋时鲁有大夫微虎。
微字诗词来源
【微】配上帝兮象太微。东汉·作者:班固《论功歌诗二首 其一 灵芝歌》
短歌微吟不能长。曹魏·作者:曹丕《燕歌行二首 其一》
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曹魏·作者:曹丕《临涡赋》
阳和微弱阴气竭。曹魏·作者:阮籍《大人先生歌》
日匿影兮天微阴。经迥路兮造北林。曹魏·作者:曹植《离友诗三首 其三》
纵令□塞满虚空,看时不见微尘相。南朝宋·作者:宝志《偈》
时莺顾慕声合离。轻波微动漾羽卮。南梁·作者:沈约《上巳华光殿诗》
行苇之微犹勿践。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圣人之心微而显。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灵凤衔书集紫微。南梁·作者:江淹《齐凤皇衔书伎辞》
至德无垠愧违弼,燮赞京河岂微物。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苏合故年微恨歇。都梁路远恐非新。南梁·作者:刘孝威《赋得香出衣诗》
山岧峣兮乃逼天,云微濛兮后兴雨。南梁·作者:萧统《示云麾弟》
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南北朝·作者:无名氏《诘汾力微谚》
君安逝兮西入秦,愿将微影随君身。南北朝·作者:车?《车遥遥》
事之毫发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八》
风急金乌翅自转,汀长锦缆影微悬。西梁·作者:沈君攸《桂楫泛河中》
迁神涅槃归紫微。四镇安穆和我神。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五》
踟蹰西北长吁谁。伊耶乐生治太微。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八》
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初唐·作者:上官仪《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短歌微吟不能长。曹魏·作者:曹丕《燕歌行二首 其一》
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曹魏·作者:曹丕《临涡赋》
阳和微弱阴气竭。曹魏·作者:阮籍《大人先生歌》
日匿影兮天微阴。经迥路兮造北林。曹魏·作者:曹植《离友诗三首 其三》
纵令□塞满虚空,看时不见微尘相。南朝宋·作者:宝志《偈》
时莺顾慕声合离。轻波微动漾羽卮。南梁·作者:沈约《上巳华光殿诗》
行苇之微犹勿践。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圣人之心微而显。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灵凤衔书集紫微。南梁·作者:江淹《齐凤皇衔书伎辞》
至德无垠愧违弼,燮赞京河岂微物。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苏合故年微恨歇。都梁路远恐非新。南梁·作者:刘孝威《赋得香出衣诗》
山岧峣兮乃逼天,云微濛兮后兴雨。南梁·作者:萧统《示云麾弟》
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南北朝·作者:无名氏《诘汾力微谚》
君安逝兮西入秦,愿将微影随君身。南北朝·作者:车?《车遥遥》
事之毫发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八》
风急金乌翅自转,汀长锦缆影微悬。西梁·作者:沈君攸《桂楫泛河中》
迁神涅槃归紫微。四镇安穆和我神。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五》
踟蹰西北长吁谁。伊耶乐生治太微。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八》
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初唐·作者:上官仪《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微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微】【寅集下】【彳字部】 微;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370第12【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又【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 又【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 又【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 又【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又【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 又【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 又【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微,匿也。 又【爾雅·釋詁】蔽,微也。【晉語】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註】微,蔽也。 又殺也。【禮·檀弓】禮有微情者。【疏】微,殺也,言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 又伺察也。【前漢·郭解傳】使人微知賊處。【註】微,伺問之也。 又【爾雅·釋訓】骭瘍爲微。【註】骭,脚脛。瘍,瘡也。【詩·小雅】旣微且尰。 又【韻會】非也。【詩·邶風】微我無酒。 又【韻會】無也。【禮·檀弓】齊餓者,不食嗟來之食。曾子曰:微與。【註】微,猶無也。 又國名。【書·牧誓】微盧彭濮。【傳】微在巴蜀。 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也。 又紫微,太微,少微, 星名。【晉書·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黃,則賢士舉也。 又三微。【後漢·章帝紀】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愼三微也。【註】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爲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隂氣,故殷爲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爲人正,色尚黑。 又姓。【左傳·哀八年】微虎。【註】魯大夫。又微生,複姓。【論語】微生高。考證:〔【書·舜典】虞舜側微。〕 謹按舜典無此文,係出書序。謹將書舜典改爲尚書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