愷字的含义
愷字的解释
愷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4
- 拼音:kǎi
- 繁体:愷
- 笔画:13
- 部首:忄
愷字寓意
【愷】愷 kǎi 见“恺”。
愷字解释
【愷】[①][kǎi][《廣韻》苦亥切,上海,溪。]亦作“豈2”。“恺1”的繁体字。(1)安乐。(2)和顺。(3)明。(4)诚恳。参见“愷切”。(5)军队胜利后所奏之乐。亦指战胜后奏军乐。
愷字诗词来源
【愷】体生疾苦心憯悽,民得和平君恺悌。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骠国乐 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王恺家中藏难掘,颜回饥僝愁天雪。五代·作者:贯休《还举人歌行卷》
痴号多于顾恺之,更无馀事可从知。唐·作者:皮日休《新秋即事三首 其一》
珊瑚树碎,至今笑石崇王恺。唐末·作者:李咸用《富贵曲》
大李小李灭声华,献之恺之无颜色。五代·作者: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
鹫岭殷勤亲付嘱,龙门恺悌好知音。北宋·作者:释遵式《上王丞相十界心图颂》
吾兮亦是疏慵辈,冷淡身心存慷恺。北宋·作者:释重显《送怀秀禅者》
但知恺弟酬君赐,旧讶权舆向国风。北宋·作者: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七 赐食》
河南太守喜恺悌,如此可以无厌劳。北宋·作者:梅尧臣《王屋高送王屋知县孙秘丞》
安得长官尽恺悌,编氓父子聊相欢。北宋·作者:张方平《秋过琴台怀古》
衣冠恺乐觞传羽,旗鼓号呶笛弄梅。北宋·作者:赵抃《次何若谷上巳游江》
人声恺乐归歌缶,风气恬和拂寿杯。北宋·作者:韩维《和三哥立春即事》
庙堂帝识精忠议,蕃服民歌恺悌风。北宋·作者:韩维《哭曾令绰三首 其二》
忠义非徒劝风俗,恺悌固可交神明。北宋·作者:曾巩《送宣州杜都官》
鱼藻君臣同恺乐,露萧遐迩荷龙光。北宋·作者:苏颂《和王禹玉相公三月十八日皇子侍宴长句三首 其三》
墟落耕桑公恺悌,杯觞谈笑客风流。北宋·作者:王安石《平山堂》
九日燕私同恺乐,三台礼数极优容。北宋·作者:强至《和重九晚登骑山楼》
愿君恺乐游其间,千秋万岁欢难泯。北宋·作者:范纯仁《梁贶之惠酒分饷张伯常朝议》
比岁丰和多恺乐,乘春临赏几迟留。北宋·作者:沈遘《七言滑州新修东园 其二》
恺之维摩失旧啧,但见累世令人模。北宋·作者:沈括《图画歌》
王恺家中藏难掘,颜回饥僝愁天雪。五代·作者:贯休《还举人歌行卷》
痴号多于顾恺之,更无馀事可从知。唐·作者:皮日休《新秋即事三首 其一》
珊瑚树碎,至今笑石崇王恺。唐末·作者:李咸用《富贵曲》
大李小李灭声华,献之恺之无颜色。五代·作者: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
鹫岭殷勤亲付嘱,龙门恺悌好知音。北宋·作者:释遵式《上王丞相十界心图颂》
吾兮亦是疏慵辈,冷淡身心存慷恺。北宋·作者:释重显《送怀秀禅者》
但知恺弟酬君赐,旧讶权舆向国风。北宋·作者: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七 赐食》
河南太守喜恺悌,如此可以无厌劳。北宋·作者:梅尧臣《王屋高送王屋知县孙秘丞》
安得长官尽恺悌,编氓父子聊相欢。北宋·作者:张方平《秋过琴台怀古》
衣冠恺乐觞传羽,旗鼓号呶笛弄梅。北宋·作者:赵抃《次何若谷上巳游江》
人声恺乐归歌缶,风气恬和拂寿杯。北宋·作者:韩维《和三哥立春即事》
庙堂帝识精忠议,蕃服民歌恺悌风。北宋·作者:韩维《哭曾令绰三首 其二》
忠义非徒劝风俗,恺悌固可交神明。北宋·作者:曾巩《送宣州杜都官》
鱼藻君臣同恺乐,露萧遐迩荷龙光。北宋·作者:苏颂《和王禹玉相公三月十八日皇子侍宴长句三首 其三》
墟落耕桑公恺悌,杯觞谈笑客风流。北宋·作者:王安石《平山堂》
九日燕私同恺乐,三台礼数极优容。北宋·作者:强至《和重九晚登骑山楼》
愿君恺乐游其间,千秋万岁欢难泯。北宋·作者:范纯仁《梁贶之惠酒分饷张伯常朝议》
比岁丰和多恺乐,乘春临赏几迟留。北宋·作者:沈遘《七言滑州新修东园 其二》
恺之维摩失旧啧,但见累世令人模。北宋·作者:沈括《图画歌》
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愷】【卯集上】【心字部】 愷;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396第38【唐韻】苦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可亥切, 音凱。【說文】康也。【廣韻】樂也。【詩·小雅】豈樂飮酒。【註】豈,本作愷。 又軍勝之樂。【周禮·夏官·大司馬】愷樂獻于社。【左傳·僖二十八年】晉文公振旅,愷以入于晉。 又或作凱。【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疏】南風,長養萬物喜樂,故曰凱風。【左傳】八愷。或作八凱。愷凱古通用也。考證:〔【周禮·秋官·大司馬】愷樂獻于社。〕 謹照原文秋官改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