梱字的含义
梱字的解释
梱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1
- 拼音:kǔn
- 繁体:梱
- 笔画:11
- 部首:木
梱字寓意
【梱】梱 kǔn 门限:“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 古同“阃”,指国门。
梱字解释
【梱】[①][kǔn][《廣韻》苦本切,上混,溪。](1)门限。(2)叩,敲击。(3)至。参见“梱復”。(4)梱束。[②][kùn][《集韻》苦悶切,去圂,溪。]使之齐平。
梱字诗词来源
【梱】妇言妇德不出梱,纵有令则何繇知。南宋·作者:方岳《陶倅母夫人挽诗》
疾趋慈梱笑称觞,次谒乡贤忙倒屣。元·作者:宋褧《送翰林编脩成谊叔驿召鲁子翚学士于邓遂便觐省成由国子生乡举于大都至顺四年登科今始得归乡里》
珠贝连篇一卷间,只疑梱载古杭还。明·作者:沈周《题史西村游杭诗稿》
殿前露简看如雪,梱外霓旌荡入云。明末清初·作者:毛奇龄《赵中丞开府两浙 其一》
美娘香蜡日膏沐,素趺乱踏桃花梱。明末清初·作者:屈大均《送沙子雨往安南》
先公高义人间少,节孝天生梱内才。明末清初·作者:陈恭尹《外姑湛节母冯太君八十大寿时旌表初至二首 其二》
塾中不少村夫子,梱外惊传女秀才。清·作者:杭世骏《题女史苏畹兰香严课读图 其五》
只字何曾私梱外,一餐端为敬君馀。清·作者:南有容《孝纯嫔挽词 其二》
馀兴忽念长安客,携赠梱载瓶罍还。清·作者:敦敏《以宁自松关载酒遗敬亭敬亭以诗见寄依韵奉酬并简以宁》
得钱梱载渡江去,吾庐依旧空沈沈。清·作者:钱大昕《木棉花歌》
内言出梱先申警,侧室生儿倍抚摩。清·作者:赵翼《悼亡 其二》
或云休徵备饭瓮,梱载千亿收禾麻。清·作者:姚鼐《新城道中书所见》
树欲分身终示幻,梱能接臂笑徒劳。清·作者:邵晋涵《戏咏不求人》
载书成梱汗车牛,简断篇残次第收。清·作者:张问陶《谢伊墨卿留赠残书一车》
翚衣翟羽荣中梱,罗纸金花锡上台。清·作者:黄淑畹《祝奉余大中丞寿太夫人寿》
良材如此当预储,梱载分致诸老儒。清·作者:朱琦《和汤敦甫师相游龙杖歌》
车传梱运空积藏,黠鼠徒劳坐关守。清·作者:姚燮《哀东津》
当时未行万里路,梱载那计随征骖。清·作者:董文涣《检旧书有感》
同会霓裳尽高梱,羡君真梦赫连刀。清末民国初·作者:曾广钧《送徐研芙典试四川 其一》
荆布深知梱内贤,望衡对宇住多年。晚清·作者:林朝崧《复澄社兄德配高夫人挽词四首 其四》
疾趋慈梱笑称觞,次谒乡贤忙倒屣。元·作者:宋褧《送翰林编脩成谊叔驿召鲁子翚学士于邓遂便觐省成由国子生乡举于大都至顺四年登科今始得归乡里》
珠贝连篇一卷间,只疑梱载古杭还。明·作者:沈周《题史西村游杭诗稿》
殿前露简看如雪,梱外霓旌荡入云。明末清初·作者:毛奇龄《赵中丞开府两浙 其一》
美娘香蜡日膏沐,素趺乱踏桃花梱。明末清初·作者:屈大均《送沙子雨往安南》
先公高义人间少,节孝天生梱内才。明末清初·作者:陈恭尹《外姑湛节母冯太君八十大寿时旌表初至二首 其二》
塾中不少村夫子,梱外惊传女秀才。清·作者:杭世骏《题女史苏畹兰香严课读图 其五》
只字何曾私梱外,一餐端为敬君馀。清·作者:南有容《孝纯嫔挽词 其二》
馀兴忽念长安客,携赠梱载瓶罍还。清·作者:敦敏《以宁自松关载酒遗敬亭敬亭以诗见寄依韵奉酬并简以宁》
得钱梱载渡江去,吾庐依旧空沈沈。清·作者:钱大昕《木棉花歌》
内言出梱先申警,侧室生儿倍抚摩。清·作者:赵翼《悼亡 其二》
或云休徵备饭瓮,梱载千亿收禾麻。清·作者:姚鼐《新城道中书所见》
树欲分身终示幻,梱能接臂笑徒劳。清·作者:邵晋涵《戏咏不求人》
载书成梱汗车牛,简断篇残次第收。清·作者:张问陶《谢伊墨卿留赠残书一车》
翚衣翟羽荣中梱,罗纸金花锡上台。清·作者:黄淑畹《祝奉余大中丞寿太夫人寿》
良材如此当预储,梱载分致诸老儒。清·作者:朱琦《和汤敦甫师相游龙杖歌》
车传梱运空积藏,黠鼠徒劳坐关守。清·作者:姚燮《哀东津》
当时未行万里路,梱载那计随征骖。清·作者:董文涣《检旧书有感》
同会霓裳尽高梱,羡君真梦赫连刀。清末民国初·作者:曾广钧《送徐研芙典试四川 其一》
荆布深知梱内贤,望衡对宇住多年。晚清·作者:林朝崧《复澄社兄德配高夫人挽词四首 其四》
梱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梱】【辰集中】【木字部】 梱;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31第04【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苦本切,音閫。【說文】門橛也。【徐曰】門兩旁挾門短限也。古者多乗車,門限必去之也。 又【韻會】梱,猶款也。款,扣也。人物出入多扣觸之也。【禮·曲禮】外言不入于梱,內言不出于梱。或作閫。【周禮·大司 ·軍 疏】梱外之事,將軍裁之。 又【揚子·方言】梱,就也。【註】梱梱,成就貌。 又【集韻】【類篇】【正韻】 苦悶切,音困。齊等也。【儀禮·大射儀】旣拾取矢梱之。 又梱復,謂矢至侯不著而復反也。【大射儀】中離維綱,揚觸梱復。公則釋獲,衆則不與。 又【廣韻】牛昆切,音 。【爾雅·釋木】髠梱。【註】未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