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庵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ān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广

庵字寓意

【庵】 ān 圆形草屋(文人的书斋亦多称“”,如“老学”,“影梅”)。 小庙(指尼姑居住的):堂(尼姑)。子。

庵字解释

【庵】[①][ān][《廣韻》烏含切,平覃,影。][《廣韻》烏合切,入合,影。]亦作“厂2”。亦作“广2”。同“菴1”。亦作“蓭1”。(1)圆顶草屋。(2)旧时文人多用以作字号或书斋名。(3)寺院。多指尼姑所居。[②][yǎn]通“奄1”。忽然。

庵字诗词来源

【庵】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独经行。唐·作者:崔峒《题兰若》
又被人来寻讨著,移庵不免更深居。唐·作者:许宣平《见李白诗又吟》
祇为众生有漏习,权止草庵转法轮。唐·作者:庞蕴《诗偈 其一百十三》
报汝世人莫痴憨,暂时权住此草庵。唐·作者:庞蕴《诗偈 其一百十九》
闻君欲发江东去,能到茅庵访别无。唐·作者:白居易《村居寄张殷衡》
兰省花时锦帐下,庐山雨夜草庵中。唐·作者:白居易《庐山草堂夜雨独宿寄牛二李七庾三十二员外》
无子同居草庵下,有妻偕老道场中。唐·作者:白居易《病中看经赠诸道侣》
头陀独宿寺西峰,百尺禅庵半夜钟。唐·作者:白居易《题清头陀》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唐·作者:白居易《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唐·作者:白居易《鸟窠和尚赞》
石桥寺里最清凉,闻说茆庵寄上方。唐·作者:姚合《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
自言共得龙神语,拟作茅庵住洞门。唐·作者:李涉《赠龙泉洞尘上人》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唐·作者:费冠卿《题中峰》
黄昏戌。琴书独坐茅庵室。唐·作者:敦煌曲子《十二时 其九 发愤勤学十二首》
台殿参差日堕尘,坞西归去一庵云。唐·作者:赵嘏《寻僧二首 其一》
从此旧庵遗迹畔,月楼霜殿一层层。唐·作者:缪岛云《仙僧洞》
庵口自有长生路,可上逍遥白玉楼。唐·作者:马湘《还丹口诀歌》
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唐·作者:司马扎《晓过伊水寄龙门僧》
独坐一庵心正寂,数声何处竹枝歌。唐·作者:郑畋《白鹤观水阁题诗》
一庵冥目在穹冥,菌枕松床藓阵青。五代·作者: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六》

庵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庵】【寅集下】【广字部】 庵;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347第16【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烏含切,音諳。【玉篇】舍也, 也。【廣韻】小草舍也。【集韻】圜屋爲庵。 又【集韻】或作菴。【後漢·皇甫規傳】親入菴廬巡視。【通典】周武帝攻高齊,兵去之後,齊人謂栢菴爲帳幙,不疑兵退,是則結草木爲廬,皆曰菴。 又【廣韻】烏合切【集韻】遏合切, 諳入聲。【廣韻】低也。 又【集韻】豕屋。

与庵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庵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