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字的含义
焉字的解释
焉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11
- 拼音:yān
- 繁体:焉
- 笔画:11
- 部首:灬
焉字寓意
【焉】焉 yān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焉。不复出焉。 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焉置土石 文言助词:又何戚焉。
焉字解释
【焉】[①][yān][《廣韻》於乾切,平仙,影。][《廣韻》有乾切,平仙,云。][《廣韻》謁言切,平元,影。](1)鸟名。(2)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3)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4)兼有介词加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介词“於”加代词“此”或“是”。(5)代词。相当于“之”、“此”。(6)介词。相当于“於”。(7)助词。相当于“之”、“是”。用于前置宾语之后。(8)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則”、“于是”。(9)语气词。表示停顿。用于句尾。(10)语气词。表示停顿。用于分句末或句中。(11)词尾。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
焉字诗词来源
【焉】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于焉逸豫永无期。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鳞宗壳族嬉为府,弋叟罛师利焉聚。唐·作者:张说《同赵侍御乾湖作》
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十》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唐·作者: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唐·作者: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唐·作者: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唐·作者:杜甫《又作此奉卫公》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唐·作者:杜甫《醉时歌》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唐·作者:杜甫《悲青坂》
焉能终日心拳拳,忆君诵诗神凛然。唐·作者:杜甫《偪仄行赠毕曜》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唐·作者: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自是众木乱纷纷,海棕焉知身出群。唐·作者:杜甫《海棕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唐·作者:杜甫《寄韩谏议》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唐·作者:杜甫《蚕谷行》
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唐·作者:杜甫《可叹》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唐·作者: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逢君贳酒因成醉,醉后焉知世上情。唐·作者:蔡希寂《洛阳客舍逢祖咏留宴》
焉得太阿决屏翳,还令率土见朝曦。唐·作者:钱起《秋霖曲》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唐·作者:李泌《长歌行》
于焉逸豫永无期。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鳞宗壳族嬉为府,弋叟罛师利焉聚。唐·作者:张说《同赵侍御乾湖作》
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十》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唐·作者: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唐·作者: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唐·作者: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唐·作者:杜甫《又作此奉卫公》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唐·作者:杜甫《醉时歌》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唐·作者:杜甫《悲青坂》
焉能终日心拳拳,忆君诵诗神凛然。唐·作者:杜甫《偪仄行赠毕曜》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唐·作者: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自是众木乱纷纷,海棕焉知身出群。唐·作者:杜甫《海棕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唐·作者:杜甫《寄韩谏议》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唐·作者:杜甫《蚕谷行》
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唐·作者:杜甫《可叹》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唐·作者: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逢君贳酒因成醉,醉后焉知世上情。唐·作者:蔡希寂《洛阳客舍逢祖咏留宴》
焉得太阿决屏翳,还令率土见朝曦。唐·作者:钱起《秋霖曲》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唐·作者:李泌《长歌行》
焉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焉】【巳集中】【火字部】 焉;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672第21【廣韻】於乾切【集韻】【韻會】於虔切【正韻】因肩切, 音嫣。【說文】焉鳥,黃色。出於江淮。象形。【廣韻】鳥雜色。【禽經】黃鳳謂之焉。 又【玉篇】安也,疑也。【廣韻】何也。【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又【史記·歷書】太初元年,歲名焉逢。【註】索隱曰。漢書作閼逢。 又山名。【史記·匈奴傳】過焉支山。 又國名。【前漢·西域傳】焉耆國,治員渠城。 又【唐韻】有乾切【集韻】【韻會】尤虔切【正韻】夷然切, 音 。【玉篇】語巳之辭也是也。【易·坤卦】爲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 又【廣韻】語助。【詩·邶風】已焉哉。又【鄘風】終焉允臧。 又【淮南子·時則訓】天子焉始乗舟,薦鮪子寢廟。【註】焉,猶於也。 又【正韻】延知切,音夷。【周禮·秋官·行夫】焉使則介。之【釋文】焉,劉音夷。【註】夷使使於四夷,則行夫主爲之介。一謂夷發聲。◎按周禮本作焉,而註直攺作夷,是焉。夷古通用不獨音同也。《正字通》云:周禮焉字,連上句讀,居于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使則介之。焉,語助也。當如字讀。讀作夷,非。《正字通》之說,於文義極順。但二鄭作夷,必非無據,今仍之。又【廣韻】謁言切【集韻】依言切, 音蔫。【廣韻】安也。又不言也。 又叶於堇切。【劉向·列女贊】齊女徐吾,念績獨貧。夜托燭明,李吾絕焉。【讀書通】焉通作案。禮三年問:焉使倍之。荀子禮論篇作,案使倍之。〇按荀子內案字頗多,皆係方言,不與焉通,讀書通非。說文焉鳥之焉,徐鉉作有乾切,讀若 。韻會因之。今从玉篇、廣韻讀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