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屵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5
  • 拼音:àn
  • 繁体:
  • 笔画:5
  • 部首:

屵字寓意

【屵】 àn 古同“岸”。

屵字解释

【屵】[①][è][《廣韻》五割切,入曷,疑。](1)山高貌。(2)指山。

屵字诗词来源

【屵】仰王禽兮又崎危,俯泷渊兮怛以悲,岸参天兮无路蹊。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回澜瀄汩泛增雉。争河投岸掬盈指。南梁·作者:沈约《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五 忱威》
骢马直去没浮云,河渡冰开两岸分。陈朝·作者:岑之敬《乌栖曲》
春枝拂岸影上来,还柸绕客光中度。南梁·作者:庾肩吾《三日侍宴咏曲水中烛影诗》
波影杂霞无定色,湍文触岸不成圆。西梁·作者:沈君攸《桂楫泛河中》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饯中书侍郎来济》
自此更谁登彼岸,西看佛树几千秋。初唐·作者:玄奘《题尼莲河七言》
帷齐绿树当筵密,盖转缃荷接岸浮。初唐·作者:苏瑰《兴庆池侍宴应制》
云峰苔壁绕溪斜,江路香风夹岸花。初唐·作者:沈佺期《入少密溪》
明月芦花迷曲岸,西风梧叶报清秋。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五》
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唐·作者:张说《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
夹岸旌旗疏辇道,中流箫鼓振楼船。唐·作者:韦元旦《兴庆池侍宴应制》
湾路分游画舟转,岸门相向碧亭开。初唐·作者:萧至忠《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岸上䒠茸五花树,波中的皪千金珠。唐·作者:崔日用《奉和圣制龙池篇》
水还波卷溪潭涸,绿草芊芊岸崭岝。唐·作者:赵冬曦《灉湖作》
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唐·作者:张九龄《奉和圣制龙池篇》
波摇岸影随桡转,风送荷香逐酒来。唐·作者:武平一《兴庆池侍宴应制》
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盛唐·作者:李隆基《春日出苑游瞩》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盛唐·作者: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盛唐·作者:孟浩然《登万岁楼》

屵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屵】【寅集中】【山字部】 屵; 康熙笔画:5; 页码:页307第11【廣韻】五割切【集韻】牙割切, 音嶭。【說文】岸高也。 又【集韻】魚列切,音孼。義同。 【說文】屵獨爲部,與厂部 音義別。 【總要】屵,同岸。轉入聲,與 通。

与屵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屵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屵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