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字的含义
案字的解释
案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10
- 拼音:àn
- 繁体:案
- 笔画:10
- 部首:木
案字寓意
【案】案 àn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案子。案板。书案。条案。拍案而起。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案。备案。议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牍。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
案字解释
【案】[①][àn][《廣韻》烏旰切,去翰,影。](1)器具名。有足的盘盂类食器。(2)器具名。古代坐息用具。(3)器具名。几桌。(4)指架起的长方形木板。参见“案板”。(5)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和狱讼判定的结论等。(6)指榜、告示。(7)关于计划、办法、建议等的文件。(8)官署的部门或单位。(9)指涉及法律或政治的事件。(10)界限。(11)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相当于“于是”、“则”。(12)语气词。(13)通“按”。抚,用手或指头压。(14)通“按”。抑止;停止。(15)通“按”。依据,按照。(16)通“按”。查考;考核。(17)通“按”。按语。(18)通“按”。查办;审理。(19)通“按”。巡察;巡行。参见“案部”、“案衛”。(20)通“按”。以菜肴佐食。参见“案酒”。(21)通“安”。安抚;安定。
案字诗词来源
【案】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东汉·作者:张衡《四愁诗》
圆案方丈粲星罗。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盛唐·作者: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盛唐·作者: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迸水定侵香案湿,雨花应共石床平。盛唐·作者:王维《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乾死读书萤。唐·作者: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唐·作者:岑参《范公丛竹歌》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唐·作者:岑参《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野客归时无四邻,黔娄别久案常贫。唐·作者:顾况《赠朱放》
堆案绕床君莫怪,已经愁思古时人。唐·作者:戴叔伦《酬骆侍御荅诗》
金装昼出罗千骑,玉案晨餐直万钱。唐·作者:韩翃《寄上田仆射》
瑞气回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袍。唐·作者:耿湋《朝下寄韩舍人》
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中唐·作者:刘长卿《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且任文书堆案上,免令杯酒负花时。中唐·作者:杨巨源《早春即事呈刘员外》
文案把来看未会,虽书一字甚惭颜。中唐·作者:王建《昭应官舍》
非时玉案呈宣旨,每日金阶谢赐回。中唐·作者:王建《上裴度舍人》
承恩不许离床谢,密诏常教倚案书。中唐·作者:王建《上杜元颖相公》
鼠来案上常偷水,鹤在床前亦看棋。中唐·作者:王建《赠王处士》
检案事多关市井,听人言志在云山。中唐·作者:王建《初授太府丞言怀》
内人对御叠花笺,绣坐移来玉案边。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五》
圆案方丈粲星罗。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盛唐·作者: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盛唐·作者: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迸水定侵香案湿,雨花应共石床平。盛唐·作者:王维《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乾死读书萤。唐·作者: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唐·作者:岑参《范公丛竹歌》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唐·作者:岑参《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野客归时无四邻,黔娄别久案常贫。唐·作者:顾况《赠朱放》
堆案绕床君莫怪,已经愁思古时人。唐·作者:戴叔伦《酬骆侍御荅诗》
金装昼出罗千骑,玉案晨餐直万钱。唐·作者:韩翃《寄上田仆射》
瑞气回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袍。唐·作者:耿湋《朝下寄韩舍人》
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中唐·作者:刘长卿《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且任文书堆案上,免令杯酒负花时。中唐·作者:杨巨源《早春即事呈刘员外》
文案把来看未会,虽书一字甚惭颜。中唐·作者:王建《昭应官舍》
非时玉案呈宣旨,每日金阶谢赐回。中唐·作者:王建《上裴度舍人》
承恩不许离床谢,密诏常教倚案书。中唐·作者:王建《上杜元颖相公》
鼠来案上常偷水,鹤在床前亦看棋。中唐·作者:王建《赠王处士》
检案事多关市井,听人言志在云山。中唐·作者:王建《初授太府丞言怀》
内人对御叠花笺,绣坐移来玉案边。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五》
案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案】【辰集中】【木字部】 案;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525第09【唐韻】烏旰切【集韻】【韻會】於旰切【正韻】於幹切, 音按。【說文】几屬。【徐曰】案,所凭也。【周禮·天官】王大旅上帝,則張氊案。朝日祀五帝,設重帟重案。 又食器。【周禮·冬官考工記】夫人享諸侯,案十有二寸。【註】玉案十有二列也。 又 氣之法有木案。【後漢·歷志】爲室三重,密布緹縵,室中以木爲案。 又界也。【齊語】參國起案。 又次第也。【史記·高帝紀】吏民皆案堵如故。 又作按,考也。【前漢·賈誼傳】案之當今之務。【丙吉傳】無所案驗。 又撫也。【史記·孟嘗君傳】案劒以前。 又【正字通】凡官府興除成例及獄訟論定者皆曰案。又著書起義亦曰案。 又【集韻】一曰木名。 又叶伊甸切,音宴。【歐陽脩·讀書詩】初如兩軍交,乗勝方酣戰。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