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脛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jìng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脛字寓意

【脛】 jìng 见“胫”。

脛字解释

【脛】[①][jìng][《廣韻》胡定切,去徑,匣。][《廣韻》胡頂切,上迥,匣。]亦作“踁1”。“胫1”的繁体字。(1)人的小腿。(2)泛指人或禽兽的腿。(3)见“如”、“”。

脛字诗词来源

【脛】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唐·作者: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二》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唐·作者:白居易《池鹤二首 其二》
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唐·作者:白居易《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其二》
右翅低垂左胫伤,可怜风貌甚昂藏。唐·作者:白居易《叹鹤病》
穷阴苍苍雪雰雰,雪深没胫泥埋轮。唐·作者: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中唐·作者:元稹《望云骓马歌》
柴门没胫昼不埽,黄昏绕树栖寒鸦。中唐·作者:卢仝《苦雪寄退之》
秋寒洒背入帘霜,凤胫灯清照洞房。唐末·作者:韩偓《横塘》
瘦胫高褰梵屧轻,野塘风劲锡环鸣。唐·作者:陆龟蒙《寒日逢僧》
轻投暗路珠无胫,骤濯迷魂玉有浆。北宋·作者:宋庠《同年胡宿自江外寄遗诗笔杂文》
鸿心不慕冥冥弋,凫胫长随泛泛波。北宋·作者:宋祁《感事》
酒池肉林骑行炙,剖心斮胫堪悲吁。北宋·作者:梅尧臣《观何君宝画》
生胫脂,不得窥。北宋·作者:梅尧臣《景纯以侍儿病期与原甫月圆为饮》
自兹连雨泥没胫,未得谒帝明光宫。北宋·作者:梅尧臣《高车再过谢永叔内翰》
瘦儿两胫不赤冻,病妇十指休补缝。北宋·作者:梅尧臣《永叔赠绢二十匹》
孰不力吐肝胆脾,枉用宴饮生胫脂。北宋·作者: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行縢赤芾交胫足,羽服袿衣曳蜺蝀。北宋·作者:苏颂《与蒙城知县陈著作同赋吐绶鸟》
我今一食日还并,短衣数挽不掩胫。北宋·作者:王安石《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其四》
长空不碍高飞鹄,浅水兼容短胫凫。宋·作者:邵必《题钱公辅众乐亭 其一》
郭震能僵乌质胫,陈汤解斩郅支头。北宋·作者:范纯仁《和圣美华池感事》

脛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脛】【未集下】【肉字部】 脛;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983第02【唐韻】胡定切【集韻】【韻會】【正韻】形定切, 音鋞。【說文】胻也。【廣韻】腳脛。【釋名】脛,莖也。直而長,似物莖也。【詩·小雅·赤芾在股傳】脛本曰股。【史記·魏其武安侯傳】脛大於股,不折必披。【前漢·趙充國傳】聞苦腳脛寒泄。【註】脛,膝以下骨也。 又脛脛,直貌。【前漢·楊惲傳】脛脛者,未必全也。【註】脛脛,直貌。 又【正字通】鳥獸膝骨亦曰脛。【莊子·駢母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儀禮·鄕飮酒禮·賔俎脊脅肩肺註】凡牲前脛骨三,肩臂臑也。 又【廣韻】胡頂切【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 音悻。又【集韻】戸孟切,橫去聲。義 同。 【集韻】或作踁。

与脛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脛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