竽字的含义
竽字的解释
竽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9
- 拼音:yú
- 繁体:竽
- 笔画:9
- 部首:竹
竽字寓意
【竽】竽 yú 古代吹奏乐器,像笙,有三十六簧:滥竽充数。
竽字解释
【竽】[①][yú][《廣韻》羽俱切,平虞,云。]古代竹制簧管乐器。与笙相似而略大。
竽字诗词来源
【竽】秦筝赵瑟挟笙竽。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二》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唐·作者: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君王去后行人绝,箫筝不响歌喉咽。唐·作者:程长文《铜雀台怨》
心慕知音命自拘,画堂闻欲试吹竽。唐·作者:许浑《宣城崔大夫召联句偶疾不获赴因献》
野人宁忆沧洲畔,会待吹嘘定至音。唐·作者:许浑《寄阳陵处士》
坛场客散香街暝,惆怅齐竽取次吹。唐末·作者:罗隐《升平公主旧第》
秦筝赵瑟挟笙竽,垂珰散佩盈玉除,停觞不御欲谁须。唐·作者:邵谒《词四首 其二》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唐末·作者:韩偓《安贫》
匝地山川皆暗写,隐天竽籁祗闲听。唐·作者:陆龟蒙《寄怀华阳道士》
致身不似笙竽巧,悦耳宁如郑卫淫。唐·作者:李山甫《赠弹琴李处士》
风转相竽来帝乐,香焚夹道杂车尘。北宋·作者:刘筠《上元日》
钟磬笙竽尽邻里,谁能载酒来相过。北宋·作者:宋庠《正月望夜闻影灯之盛斋中孤坐因写所怀》
一身粲烂文章多,引声笙竽奈远何。北宋·作者:梅尧臣《去年宋中道自洺州以书令魏殊来谒予魏遂托主第后辞归予因中道之兄次道有孔雀赋以送魏生》
慵听北里吹竽燕,闲倚南楼拥鼻吟。北宋·作者:文彦博《玩月吟寄友人 其一》
北里笙竽皆拥从,东山罗绮半酣醺。北宋·作者:文彦博《次韵留守相公同游龙门》
石渠飞溜漱寒玉,昼夜竽瑟鸣阶墀。北宋·作者:王拱辰《耆英会诗》
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北宋·作者:曾巩《庭桧呈蒋颖叔》
秋风自作竽籁声,更送城笳夜深起。北宋·作者:曾巩《答石秀才月下》
危弦促柱鸣笙竽,哀音感耳心意舒。北宋·作者:刘攽《高楼》
似向蜗庐频学啸,恐随蛙鼓亦吹竽。北宋·作者:吕陶《闻蛩和长句》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唐·作者: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君王去后行人绝,箫筝不响歌喉咽。唐·作者:程长文《铜雀台怨》
心慕知音命自拘,画堂闻欲试吹竽。唐·作者:许浑《宣城崔大夫召联句偶疾不获赴因献》
野人宁忆沧洲畔,会待吹嘘定至音。唐·作者:许浑《寄阳陵处士》
坛场客散香街暝,惆怅齐竽取次吹。唐末·作者:罗隐《升平公主旧第》
秦筝赵瑟挟笙竽,垂珰散佩盈玉除,停觞不御欲谁须。唐·作者:邵谒《词四首 其二》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唐末·作者:韩偓《安贫》
匝地山川皆暗写,隐天竽籁祗闲听。唐·作者:陆龟蒙《寄怀华阳道士》
致身不似笙竽巧,悦耳宁如郑卫淫。唐·作者:李山甫《赠弹琴李处士》
风转相竽来帝乐,香焚夹道杂车尘。北宋·作者:刘筠《上元日》
钟磬笙竽尽邻里,谁能载酒来相过。北宋·作者:宋庠《正月望夜闻影灯之盛斋中孤坐因写所怀》
一身粲烂文章多,引声笙竽奈远何。北宋·作者:梅尧臣《去年宋中道自洺州以书令魏殊来谒予魏遂托主第后辞归予因中道之兄次道有孔雀赋以送魏生》
慵听北里吹竽燕,闲倚南楼拥鼻吟。北宋·作者:文彦博《玩月吟寄友人 其一》
北里笙竽皆拥从,东山罗绮半酣醺。北宋·作者:文彦博《次韵留守相公同游龙门》
石渠飞溜漱寒玉,昼夜竽瑟鸣阶墀。北宋·作者:王拱辰《耆英会诗》
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北宋·作者:曾巩《庭桧呈蒋颖叔》
秋风自作竽籁声,更送城笳夜深起。北宋·作者:曾巩《答石秀才月下》
危弦促柱鸣笙竽,哀音感耳心意舒。北宋·作者:刘攽《高楼》
似向蜗庐频学啸,恐随蛙鼓亦吹竽。北宋·作者:吕陶《闻蛩和长句》
竽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竽】【未集上】【竹字部】 竽; 康熙笔画:9; 页码:页877第11【廣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 音于。【說文】竽,三十六簧樂也。【周禮·春官疏】竽長四尺二寸。【註】竽,管類。用竹爲之,形參差象鳥翼。鳥,火禽。火數七,冬至之時吹之,冬水用事,水數六,六七四十二。竽之長,蓋取於此也。【世本】隨作竽。【釋名】竽,汙也。其中汙空。【博雅】竽,象笙,三十六管,宮管在中央。【樂書】近代笙竽十九簧,竽與笙異器而同和,故《周官》竽與笙均掌之笙師。【周禮·春官】笙師掌敎吹竽。【禮·樂記】君子聽竽笙,則思畜聚之臣。【易通卦驗】冬至,吹黃鐘之律,閒音以竽。【老子·道德經】服文采,帶利劒,厭飮食,而資貨有餘,此之謂盜竽。【註】竽者,五聲之長也。竽倡則衆樂皆和,大姦倡則小盜和,故曰盜竽。 【集韻】或作 。考證:〔【釋名】竽,汙也。其中汗空。〕 謹照原文汗空改汙空。〔【禮·樂·記】君子聽笙竽,則思畜聚之臣。〕 謹照原文笙竽改竽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