柢字的含义
柢字的解释
柢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9
- 拼音:dǐ
- 繁体:柢
- 笔画:9
- 部首:木
柢字寓意
【柢】柢 dǐ 树木的根;引申为基础:根深柢固。他的英文很有根柢。
柢字解释
【柢】[①][dǐ][《廣韻》都禮切,上薺,端。][《廣韻》都計切,去霽,端。][《廣韻》都奚切,平齊,端。]亦作“楴2”。(1)树根。特指直根。(2)物体的底。(3)根基,基础。(4)源,本源。(5)通“氐”。大概;大略。(6)通“胝”。牲之本体,古代用于祭祀。(7)通“抵”、“觝”。
柢字诗词来源
【柢】二十八字一挑句,文章微婉柢获麟。唐·作者:江满昌《大唐大慈恩寺大师画赞》
木皮已穴虫在心,虫蚀木心根柢覆。中唐·作者:元稹《有鸟二十章 其八》
上越参罗第四天,三柢道满实难宣。唐·作者:无名氏《纪弥勒菩萨上生变赞》
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五代至宋初·作者:孙光宪《杂曲歌辞 其三 杨柳枝》
折根破柢坚且顽,斸夫趑趄汗污颜。北宋·作者:路振《伐棘篇》
根柢只堪陪栎社,功名何足玷云台。北宋·作者:宋庠《次韵和宫保庞丞相见贶之作》
栽培欲报应先发,根柢虽移不改芳。北宋·作者:黄庶《题人移牡丹》
子思著篇究根柢,王通命说垂仪刑。北宋·作者:强至《通判国博中斋诗》
余生飘泊犹断蓬,讵肯低回附根柢。北宋·作者:释道潜《乾明夜坐怀孙莘老学士》
年来鬼祟覆三豪,词林根柢颇摇荡。北宋·作者:黄庭坚《次韵文潜》
生意虽休根柢在,崛强杈牙倚天黑。北宋·作者:毕仲游《观文与可学士画枯木》
六合寥寥信茫昧,中有日月无根柢。北宋·作者:秦观《夜坐怀莘老司谏》
徂来雪压苍松颠,沦膏根柢蟠蜿蜒。北宋·作者:贺铸《寄墨代书赠杨时》
不容声色眩耳目,但许诗书养梗柢。宋·作者:饶节《寄赵季成钤辖》
柢应芳信负东风。宋·作者:叶梦得《定风波 其一 与干誉、才卿步西园,始见青梅》
词林根柢须人品,四海声名谁藉甚。宋·作者:汪藻《何子应少卿作金华书院要老夫赋诗因成长句一首》
飘萍断梗无根柢,愁唤羸童理破鞯。宋·作者:周行己《再和文叔》
颇知此法自玄女,细与诸公剖根柢。南宋·作者:喻汝砺《八阵图》
平生用心有根柢,丱角指南得天才。南宋·作者:黄公度《和邵观复见赠》
身世正如萍在水,略无根柢也能生。南宋·作者:陆游《秋雨不止排闷》
木皮已穴虫在心,虫蚀木心根柢覆。中唐·作者:元稹《有鸟二十章 其八》
上越参罗第四天,三柢道满实难宣。唐·作者:无名氏《纪弥勒菩萨上生变赞》
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五代至宋初·作者:孙光宪《杂曲歌辞 其三 杨柳枝》
折根破柢坚且顽,斸夫趑趄汗污颜。北宋·作者:路振《伐棘篇》
根柢只堪陪栎社,功名何足玷云台。北宋·作者:宋庠《次韵和宫保庞丞相见贶之作》
栽培欲报应先发,根柢虽移不改芳。北宋·作者:黄庶《题人移牡丹》
子思著篇究根柢,王通命说垂仪刑。北宋·作者:强至《通判国博中斋诗》
余生飘泊犹断蓬,讵肯低回附根柢。北宋·作者:释道潜《乾明夜坐怀孙莘老学士》
年来鬼祟覆三豪,词林根柢颇摇荡。北宋·作者:黄庭坚《次韵文潜》
生意虽休根柢在,崛强杈牙倚天黑。北宋·作者:毕仲游《观文与可学士画枯木》
六合寥寥信茫昧,中有日月无根柢。北宋·作者:秦观《夜坐怀莘老司谏》
徂来雪压苍松颠,沦膏根柢蟠蜿蜒。北宋·作者:贺铸《寄墨代书赠杨时》
不容声色眩耳目,但许诗书养梗柢。宋·作者:饶节《寄赵季成钤辖》
柢应芳信负东风。宋·作者:叶梦得《定风波 其一 与干誉、才卿步西园,始见青梅》
词林根柢须人品,四海声名谁藉甚。宋·作者:汪藻《何子应少卿作金华书院要老夫赋诗因成长句一首》
飘萍断梗无根柢,愁唤羸童理破鞯。宋·作者:周行己《再和文叔》
颇知此法自玄女,细与诸公剖根柢。南宋·作者:喻汝砺《八阵图》
平生用心有根柢,丱角指南得天才。南宋·作者:黄公度《和邵观复见赠》
身世正如萍在水,略无根柢也能生。南宋·作者:陆游《秋雨不止排闷》
柢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柢】【辰集中】【木字部】 柢; 康熙笔画:9; 页码:页520第04【唐韻】【韻會】都禮切【正韻】典禮切, 音邸。【說文】根也。【徐鍇曰】華葉之根曰蒂,木之根曰柢。【老子·道德經】深根固柢。【何劭·遊仙詩】根柢無雕落。 又與邸通。【爾雅·釋器】邸謂之柢。【郭註】根柢皆物之邸,邸卽底。 又【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 音帝。又【唐韻】【廣韻】都奚切【集韻】【正韻】都黎切, 音低。義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