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字的含义
嚴字的解释
嚴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20
- 拼音:yán
- 繁体:嚴
- 笔画:19
- 部首:口
嚴字寓意
【嚴】嚴 yán 见“严”。
嚴字解释
【嚴】[①][yán]“严1”的繁体字。(1)威严;严肃。(2)严厉;严格。(3)指父亲。(4)畏惧。(5)尊敬;尊重。(6)急,紧急。(7)严密;紧密。(8)秘密。(9)厚。参见“嚴冰”、“嚴雲”。(10)使严重,加重。(11)凛冽。形容极寒。(12)惨烈貌。参见“嚴嚴”。(13)整饬;整备。(14)古代戒夜曰“嚴”。转指戒夜更鼓。(15)甚,极。(16)汉明帝名庄,因避讳以“嚴”代“莊”。(17)衣装。避汉明帝(刘庄)讳,改“裝”为“嚴”。(18)妆饰物。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妝”为“嚴”。(19)通“巖”。险要。(20)通“巖”。高峻。(21)射翳。参见“嚴籞”。(22)通“譀”。夸诞。(23)姓。[②][yǎn]通“儼1”。“严2”的繁体字。庄严貌。
嚴字诗词来源
【嚴】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壄。战国楚国·作者:屈原《国殇》
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汉·作者:两汉乐府《鸡鸣歌》
心烦愦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海内严恪张孟卓。海内清明度博平。魏晋·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五 八厨》
州中晔晔贾叔业,辨论汹汹严文通。魏晋·作者:无名氏《众人为贾洪严危语》
羲和驰景逝不停,春露未晞严霜零。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严禋克配鸿基远,明德惟馨凤历昌。隋末唐初·作者:魏徵《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舒和》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初唐·作者: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初唐·作者:宋之问《龙门应制》
著作不休出中肠,权豪屏迹肃严霜。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琼殿含光映早轮,玉鸾严跸望初晨。初唐·作者:郑愔《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䌽缕人胜应制》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初唐·作者: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唐·作者:王缙《九日作》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盛唐·作者:李白《詶崔侍御》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盛唐·作者:李白《山鹧鸪词》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盛唐·作者: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唐·作者:颜真卿《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唐·作者: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汉·作者:两汉乐府《鸡鸣歌》
心烦愦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海内严恪张孟卓。海内清明度博平。魏晋·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五 八厨》
州中晔晔贾叔业,辨论汹汹严文通。魏晋·作者:无名氏《众人为贾洪严危语》
羲和驰景逝不停,春露未晞严霜零。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严禋克配鸿基远,明德惟馨凤历昌。隋末唐初·作者:魏徵《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舒和》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初唐·作者: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初唐·作者:宋之问《龙门应制》
著作不休出中肠,权豪屏迹肃严霜。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琼殿含光映早轮,玉鸾严跸望初晨。初唐·作者:郑愔《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䌽缕人胜应制》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初唐·作者: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唐·作者:王缙《九日作》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盛唐·作者:李白《詶崔侍御》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盛唐·作者:李白《山鹧鸪词》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盛唐·作者: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唐·作者:颜真卿《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唐·作者: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嚴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嚴】【丑集上】【口字部】 嚴;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214第07〔古文〕 【唐韻】語杴切【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 音 。【說文】本作 。敎命急也。又【爾雅·釋詁】嚴,敬也。【書·皋陶謨】日嚴祇敬六德。 又【玉篇】威也。【禮·祭義】嚴威儼恪。【疏】嚴謂嚴肅。 又尊也。【禮·大傳】收族故宗廟嚴。【註】嚴猶尊也。【史記·游俠傳】諸公以故嚴重之。 又【廣韻】嚴,毅也。 又【前漢·史丹傳】聲中嚴鼓之節。【註】李奇曰:莊嚴之鼓節也。 又【韻會】戒也。昏鼓曰夜嚴。 又【正字通】寒氣凜冽曰嚴。【李白詩】霜朽楚關木,始知殺氣嚴。 又【正字通】敵將至,設備曰戒嚴。敵退,弛備曰解嚴。 又姓。【戰國策】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正字通】漢明帝諱莊,攺莊助爲嚴助,莊光爲嚴光。 又【史記·封禪書】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祠。 又嚴道,縣名。【史記·鄧通傳】啺鄧通蜀嚴道銅山。 又【韻會】州名。隋睦州,宋攺嚴州。 又【前漢·元帝紀】嚴篽池田。【註】晉灼曰:嚴籞,射苑也。 又國名。【後漢·西域傳】嚴國在奄蔡北,屬康居。 又【正字通】樹名。【一統志】瓊州有嚴樹,擣皮葉,浸水,和以釀,數日成酒,能醉人。 又與莊同。【周禮·秋官·小司寇註】鍼嚴子爲坐。【釋文】嚴,劉音莊,左傳作莊。漢明帝名莊,攺爲嚴。【後漢· 紀傳】不復辦嚴卽時之郡。【註】嚴讀曰裝。【風俗通】汝南應融義高,聞之驚愕,卽嚴便出。○按《詩》商頌,下民有嚴。朱子叶剡剛反,與下遑叶。古嚴與莊本同音,故漢避明帝諱,攺嚴爲莊,似不必別增叶音也。 又【集韻】魚銜切。巖字省文。詳山部巖字註。 又【五音集韻】五犯切。與儼同。【詩·大雅】有嚴天子。【傳】嚴然而威。【釋文】嚴,毛讀魚檢反,鄭如字。【書·無逸】嚴恭寅畏。【釋文】作儼。◎按皐陶謨《釋文》亦云又魚檢反。【荀子·儒效篇】嚴嚴兮其能敬已也。【註】嚴或作儼。 又【集韻】魚窆切,音驗。酷也。考證:〔【正字通】敵將至,設備曰戒嚴。敵退,弛備曰餘嚴。〕 謹照原文餘改解。〔又【周禮·秋官·小司寇註】嚴子爲坐。〕 謹照原文嚴子上增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