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字的含义
讀字的解释
讀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22
- 拼音:dú
- 繁体:讀
- 笔画:22
- 部首:言
讀字寓意
【讀】讀 dú
讀字解释
【讀】[①][dú][《廣韻》徒谷切,入屋,定。]“读1”的繁体字。(1)诵读;阅读;理解书文的意义。(2)玩味。(3)察看。(4)讲说,宣扬。(5)称呼,称说。(6)解说。(7)字的读音。(8)文体名。属题跋类,犹今之读后感。[②][dòu][《集韻》大透切,去,定。]“读2”的繁体字。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亦把“讀”写成“逗”。
讀字诗词来源
【讀】鲁国孔氏好读经。兄弟讲诵皆可听。汉·作者:无名氏《时人为孔氏兄弟语》
阴生读书不免痴。不识双凤脱人衣。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时人为阴凤语》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盛唐·作者:李颀《杂曲歌辞 缓歌行》
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盛唐·作者:高适《杂曲歌辞 其一 行路难二首》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虚台私自怜。盛唐·作者:高适《杂曲歌辞 其二 行路难二首》
身名不问十年馀,老大谁能更读书。唐·作者:王缙《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唐·作者:薛令之《草堂吟》
周旋小字挑灯读,重迭遥山隔雾看。盛唐·作者:李白《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将游猎誇轻趫。盛唐·作者:李白《行行游且猎篇》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盛唐·作者:李白《少年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作者:颜真卿《劝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作者:颜真卿《劝学》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乾死读书萤。唐·作者: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
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唐·作者: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作者:杜甫《柏学士茅屋》
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唐·作者: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湘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碧草。唐·作者:贾至《君山》
安贫日日读书坐,不见将名干五侯。唐·作者:皎然《送顾处士歌》
长跪读书心暂缓,短章投我曲何高。唐·作者:独孤及《喜辱韩十四郎中书兼封近诗示代书题赠》
阴生读书不免痴。不识双凤脱人衣。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时人为阴凤语》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盛唐·作者:李颀《杂曲歌辞 缓歌行》
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盛唐·作者:高适《杂曲歌辞 其一 行路难二首》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虚台私自怜。盛唐·作者:高适《杂曲歌辞 其二 行路难二首》
身名不问十年馀,老大谁能更读书。唐·作者:王缙《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唐·作者:薛令之《草堂吟》
周旋小字挑灯读,重迭遥山隔雾看。盛唐·作者:李白《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将游猎誇轻趫。盛唐·作者:李白《行行游且猎篇》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盛唐·作者:李白《少年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作者:颜真卿《劝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作者:颜真卿《劝学》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乾死读书萤。唐·作者: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
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唐·作者: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作者:杜甫《柏学士茅屋》
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唐·作者: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湘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碧草。唐·作者:贾至《君山》
安贫日日读书坐,不见将名干五侯。唐·作者:皎然《送顾处士歌》
长跪读书心暂缓,短章投我曲何高。唐·作者:独孤及《喜辱韩十四郎中书兼封近诗示代书题赠》
讀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讀】【酉集上】【言字部】 讀;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185第27【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 音獨。【說文】誦書也。【徐鍇曰】讀猶瀆也。若四瀆之引水也。【詩·鄘風】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毛傳】抽也。【鄭箋】抽猶出也。【朱傳】誦言也。【禮·文王世子】冬讀書,典書者詔之。 又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疏】《孝經緯》云:祝融之樂曰《屬讀》。 又曲名。【唐書·禮樂志】《讀曲》,宋人爲彭城王義康作也。 又官名。【唐書·百官志】集賢殿書院有侍讀學士,掌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經籍。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韻會】 大透切,音豆。義同。【周禮·天官·宮正註】鄭司農讀火絕之。《釋文》徐音豆。又【增韻】句讀,凡經書成文語絕處謂之句。語未絕而點分之以便誦詠,謂之讀。今祕省挍書式:凡句絕,則點於字之旁讀,分則微點於字之中閒。 又【韻會】通作投。【馬融·長笛賦】察度於句投。【註】說文曰:逗,止也。投與逗古字通,音豆。投,句之所止也。○按此則讀與逗通。逗又與投通。 又叶亭歷切,音狄。【蘇轍·醉吟庵詩】詩成付與醉中讀,知有淸溪可終日。考證:〔【周禮·天官·小宰宮正註】鄭司農讀火絕之。徐音豆。〕 謹按此天官宫正註非小宰註也,謹照原文省小宰二字。俆音豆上增釋文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