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字的含义
黔字的解释
黔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6
- 拼音:qián
- 繁体:黔
- 笔画:16
- 部首:黑
黔字寓意
【黔】黔 qián 黑色:黔首。 中国贵州省的别称:黔剧(贵州地方戏曲剧种)。黔驴技穷。
黔字解释
【黔】[①][qián][《廣韻》巨淹切,平鹽,羣。][《廣韻》巨金切,平侵,羣。]亦作“軡1”。(1)黑色。(2)晒黑;涂黑;熏黑。(3)通“黥”。墨刑。参见“黔劓”。(4)用同“鈐”。钤辖,控制。(5)贵州省的别称。(6)姓。春秋时齐有黔敖。
黔字诗词来源
【黔】自从迁播落黔巴,三见江上开新花。唐·作者:卢僎《十月梅花书赠》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唐·作者:杜甫《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唐·作者:钱起《秋霖曲》
野客归时无四邻,黔娄别久案常贫。唐·作者:顾况《赠朱放》
明主频移虎符守,几时行县向黔黎。唐·作者:李嘉祐《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中唐·作者:权德舆《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
西南一望云和水,犹道黔南有四千。中唐·作者:窦群《自京将赴黔南》
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中唐·作者: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黔南》
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唐·作者:白居易《过颜处士墓》
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唐·作者: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
不使黔娄夫妇看,誇张富贵向何人。唐·作者:白居易《寒食日寄杨东川》
觅得黔娄为妹婿,可能空寄蜀茶来。唐·作者:白居易《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其二》
可惜风情与心力,五年抛掷在黔中。唐·作者:白居易《寄黔州马常侍》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中唐·作者:元稹《遣悲怀三首 其一》
黔江水暖还曾饮,楚岫云深不识寒。唐·作者:许浑《归长安》
劳君更向黔南去,即是陶钧万类时。唐·作者:峡中白衣《赠马植》
一别黔巫似断弦,故交东去更凄然。唐·作者:温庭筠《送崔郎中赴幕》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唐·作者:杜牧《过骊山作》
年年白眼向黔娄,唯放蛴螬飞上树。唐·作者:陈陶《春归去》
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中唐·作者:文宗皇帝《上元日二首 其二》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唐·作者:杜甫《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唐·作者:钱起《秋霖曲》
野客归时无四邻,黔娄别久案常贫。唐·作者:顾况《赠朱放》
明主频移虎符守,几时行县向黔黎。唐·作者:李嘉祐《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中唐·作者:权德舆《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
西南一望云和水,犹道黔南有四千。中唐·作者:窦群《自京将赴黔南》
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中唐·作者: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黔南》
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唐·作者:白居易《过颜处士墓》
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唐·作者: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
不使黔娄夫妇看,誇张富贵向何人。唐·作者:白居易《寒食日寄杨东川》
觅得黔娄为妹婿,可能空寄蜀茶来。唐·作者:白居易《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其二》
可惜风情与心力,五年抛掷在黔中。唐·作者:白居易《寄黔州马常侍》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中唐·作者:元稹《遣悲怀三首 其一》
黔江水暖还曾饮,楚岫云深不识寒。唐·作者:许浑《归长安》
劳君更向黔南去,即是陶钧万类时。唐·作者:峡中白衣《赠马植》
一别黔巫似断弦,故交东去更凄然。唐·作者:温庭筠《送崔郎中赴幕》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唐·作者:杜牧《过骊山作》
年年白眼向黔娄,唯放蛴螬飞上树。唐·作者:陈陶《春归去》
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中唐·作者:文宗皇帝《上元日二首 其二》
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黔】【亥集下】【黑字部】 黔;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519第04〔古文〕 【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正韻】其廉切, 音箝。【廣雅】黑也。【說文】黔,黎也。秦謂民爲黔首,謂黑色也。周謂之黎民。一說黑巾蒙首,故謂黔首。 又與鈐通。【易·說卦】艮爲黔喙之屬。【註】冷氏曰:鳥善以喙止物者。 又郡名。【史記·秦始皇紀】秦置黔中郡。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黔陬縣。 又【集韻】其嚴切,音鉗。黃黑色也。 又【集韻】居嚴切。義同。 又【廣韻】巨金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 音琴。黔羸,神名。【楚辭·遠遊】造黔羸而見之兮。亦作黔雷。【司馬相如·大人賦】左 冥而右黔雷。【註】神名。 又姓。【禮·檀弓】齊有黔敖。【前漢·古今人表】作禽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