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螡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wén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螡字寓意

【螡】 wén 古同“蚊”。

螡字解释

【螡】[①][wén]同“蚊1”。

螡字诗词来源

【螡】寄公席帽权时脱,蚊子之虫惭小形。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十九》
遨游蚁目辨轻尘。蚊睫成宇虱如轮。南梁·作者:张缵《细言应令诗》
病耳蚊过似走雷,杖行犹怯步难回。隋末唐初·作者:慧净《自皋亭至吴门吊二大护法》
长路迢遥吞吐丝,蟭螟蚊睫察难知。唐·作者:颜真卿《七言小言联句》
岂意今朝驱不前,蚊蚋满身泥上腹。中唐·作者:李端《瘦马行》
醯鸡伺晨驾蚊翼,毫端棘刺分畛域。中唐·作者:权德舆《小言》
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中唐·作者:王建《荆门行》
沈沈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中唐·作者:刘禹锡《聚蚊谣》
撮蚊妖鸟亦夜起,翅如车轮而已矣。中唐·作者:刘禹锡《秋萤引》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唐·作者: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其一》
鱼虾遇雨腥盈鼻,蚊蚋和烟痒满身。唐·作者:白居易《臼口阻风十日》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唐·作者: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其七》
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烟埃。中唐·作者:元稹《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
池边道士誇眼明,夜取蟭螟摘蚊睫。唐·作者:施肩吾《赠莎地道士》
蚊蚋已生团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唐·作者:项斯《遥装夜》
退红香汗湿轻纱,高捲蚊厨独卧斜。唐·作者:薛能《吴姬十首 其五》
松扉欲启如鸣鹤,石鼎初煎若聚蚊。唐·作者:皮日休《冬晓章上人院》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唐末·作者:韩偓《冬至夜作》
白日苍蝇满饭盘,夜间蚊子又成团。南唐·作者:杨鸾《即事》
清蚊好陪池上酌,故人情分最相亲。北宋·作者:田锡《呈杨侍郎》

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螡】【申集中】【虫字部】 螡;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093第44【正字通】同蚊。

与螡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螡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螡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