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蝕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shí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蝕字寓意

【蝕】 shí 见“蚀”。

蝕字解释

【蝕】[①][shí][《廣韻》乘力切,入職,船。]“蚀1”的繁体字。(1)日月食。(2)干扰;冲犯。(3)侵蚀。(4)毁坏。(5)损失;亏耗。[②][lì][《集韻》六直切,入職,來。]“蚀2”的繁体字。谷名。

蝕字诗词来源

【蝕】胡骄子,当见旄头蚀应死。唐·作者:万齐融《仗剑行》
明月薄蚀阳精昏,娇妒倾城惑至尊。唐·作者:王翰《飞燕篇》
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盛唐·作者: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其三》
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唐·作者:杜甫《石笋行》
千年土中两刃铁,土蚀不入金星灭。中唐·作者:韦应物《古剑行》
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中唐·作者:韦应物《杂曲歌辞 行路难》
木皮已穴虫在心,虫蚀木心根柢覆。中唐·作者:元稹《有鸟二十章 其八》
霜侵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唐·作者:曹唐《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其三》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中唐·作者:牛殳《琵琶行》
鵩鸟飞来庚子直,谪去日蚀辛卯年。唐·作者:杜牧《李和鼎》
会待抟风雨泬寥,长恐莓苔蚀明月。唐·作者:陈陶《古镜篇》
细看枝上蝉吟处,犹是笋时虫蚀痕。唐·作者:方干《越州使院竹》
清吟有兴频相示,欲得多惭蠹蚀文。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荅崔校书》
瘦尽骨毛终騕袅,蚀来锋刃转豪曹。北宋·作者:林逋《舒城僧舍呈赠李仲宣文学》
土蚀菱花有微窍,悬向秋堂光照耀。北宋·作者:释智圆《古鉴》
云梯霁日明钩栈,雨阁苍苔蚀剑铭。北宋·作者:宋祁《程密学知益州》
精铜作鼎土不蚀,地下千年藓花幂。北宋·作者:梅尧臣《吴冲卿出古饮鼎》
苔昏土蚀禽鸟啄,出没溪水秋复春。北宋·作者:欧阳修《菱溪大石》
浓沙剥蚀隐文章,磨以玉粉缘金黄,清樽旨酒列华堂。北宋·作者:欧阳修《鹦鹉螺》
客遭水厄疲捧碗,口吻无异蚀月蟆。北宋·作者:欧阳修《次韵再作》

蝕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蝕】【申集中】【虫字部】 蝕;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089第10【唐韻】乗力切【集韻】【韻會】實職切, 音食。【廣韻】敗創也。【玉篇】日月蝕也。【釋名】日月虧曰蝕,稍小侵虧如蟲食草木之葉。【漢書·韋昭註】虧敗曰蝕。【晉書·天文志】十煇,五曰闇,謂日月蝕。或曰脫光也。《春秋》本作食。 又【韻會】凡物侵蠹皆曰蝕。 又【集韻】六直切,音力。谷名,在杜南。【前漢·高帝紀】從杜南入蝕中。【李奇註】蝕音力。【如淳曰】蝕,入漢中道川谷名。 又盧東切,音籠。與豅同。詳豅字註。 或作 。

与蝕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蝕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