昬字的含义
昬字的解释
昬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hūn
- 繁体:昬
- 笔画:9
- 部首:日
昬字寓意
【昬】昬 hūn 古同“昏”。
昬字解释
【昬】[①][hūn][《廣韻》呼昆切,平魂,曉。]亦作“昬1”。亦作“2”。(1)天刚黑的时候;傍晚。(2)昏暗;无光。(3)指使昏暗。(4)昏聩;糊涂;迷乱。(5)谓使糊涂。(6)指世道混乱、黑暗。(7)谓使世道昏乱。(8)漫漶;模糊。(9)目不明;昏花。(10)昏厥;失去知觉。(11)结婚。后多作“婚”。(12)指通婚。(13)通“閽”。古代守门的官。[②][mǐn]亦作“昬2”。(1)通“”。勉力,尽力。(2)通“泯”。轻蔑。参见“昏2棄”。(3)通“泯”。没;死。
昬字诗词来源
【昬】博学多识与凡殊,时将昏暮白日午。西汉·作者:刘向《七言》
帝王昏乱天神怒。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一》
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十二变之时。生在西南在黄昏。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饯中书侍郎来济》
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隋末唐初·作者:谢偃《乐府新歌应教》
叨恩监守恋晨昏。初唐·作者:李治《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唐初·作者:刘方平《春怨》
南桥昏晓人万万,北邙新故冢千千。初唐·作者:刘希夷《北邙篇》
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初唐·作者:刘希夷《相和歌辞 白头吟》
漠漠边尘飞众鸟,昏昏朔气聚群羊。初唐·作者:崔融《从军行》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初唐·作者:郭震《寄刘校书》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初唐·作者:宋之问《明河篇》
黄昏候夜到更阑,爆竺惊闻把剑看。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七》
欲寻轩槛列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唐·作者:张旭《春游值雨》
生处莫令流浪去,当时清净不迷昏。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十一》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盛唐·作者: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盛唐·作者:李颀《相和歌辞 从军行》
帝王昏乱天神怒。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一》
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十二变之时。生在西南在黄昏。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饯中书侍郎来济》
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隋末唐初·作者:谢偃《乐府新歌应教》
叨恩监守恋晨昏。初唐·作者:李治《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唐初·作者:刘方平《春怨》
南桥昏晓人万万,北邙新故冢千千。初唐·作者:刘希夷《北邙篇》
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初唐·作者:刘希夷《相和歌辞 白头吟》
漠漠边尘飞众鸟,昏昏朔气聚群羊。初唐·作者:崔融《从军行》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初唐·作者:郭震《寄刘校书》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初唐·作者:宋之问《明河篇》
黄昏候夜到更阑,爆竺惊闻把剑看。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七》
欲寻轩槛列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唐·作者:张旭《春游值雨》
生处莫令流浪去,当时清净不迷昏。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十一》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盛唐·作者: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盛唐·作者:李颀《相和歌辞 从军行》
昬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昬】【辰集上】【日字部】 昬; 康熙笔画:9; 页码:页493第20【正字通】同昏。唐本《說文》从民省,徐本从氐省。晁補之云:因唐諱民,改从氏,則昬非俗字明矣。《精薀》以昬爲昬旦之昬,以昏爲昏姻之昏,蓋不考唐諱昬改从氏,遂分爲二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