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稾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gǎo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稾字寓意

【稾】 gǎo 同“稿”。

稾字解释

【稾】[①][gǎo][《廣韻》古老切,上晧,見。]亦作“稁1”。亦作“蒿2”。(1)禾类植物的茎秆。(2)草荐。(3)箭杆。(4)文字图画的草底。(5)通“槁”。参见“芼”。[②][gào][《集韻》居號切,去号,見。]亦作“稁2”。散。参见“2車”。

稾字诗词来源

【稾】囊携琴谱与诗稿,寄卧船窗一榻深。北宋·作者:林逋《送然上人南还》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北宋·作者:林逋《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朝贤远乞裁诗稿,海客争传出定容。宋·作者:徐舜俞《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待得使回翻旧稿,只应新例又刊删。北宋·作者:苏颂《奉使还至近畿先寄史院诸同舍二首 其一》
仪形昔已图麟阁,稿草今应集凤池。北宋·作者:苏颂《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送 其三》
试借荐贤书稿看,应无一字及孤寒。北宋·作者:罗适《试笔》
谁请尚书重给札,尽抄遗稿入名山。北宋·作者:秦观《陈用之学士挽词 其一》
萧萧散发卧南窗,腹稿未成空费日。北宋·作者:李新《谢王司户惠纸被》
属稿新诗追鲍谢,抗行醉墨似杨颜。北宋·作者:释德洪《次韵王觉之裕之承务二首 其一》
酒钱有无俱醉倒,改罢新诗留腹稿。宋·作者:林敏功《书吴熙老醉杜甫像》
诗束牛腰藏旧稿,书讹马尾辨新雠。宋·作者:潘大临《句 其五》
汗简有名知不朽,皂囊无稿岂非忠。北宋末·作者:周紫芝《送孙秀才兼寄达道人》
会令后学轻焚稿,消得诗名号倚楼。宋·作者:张纲《次韵王周伯和应文诗》
故令二傅动归心,未必筋骸果衰稿。宋·作者:李纲《读二疏传》
旧稿只堪供酱瓿,故人相赠有绨袍。宋·作者:吕本中《再和兼寄奉符大有叔》
茂陵遗稿他年在,宁有书言封禅无。北宋·作者:李彭《林占处士和靖先生之孙也与予厚善今死矣作雨绝句吊之 其二》
时时酒浇茶苯尊,乱我玄稿俱扶疏。北宋·作者:李彭《戏答棕笋》
相思甲乙翻遗稿,力斛珠玑得贯穿。北宋·作者:李彭《句 其二十五》
云疏日薄九秋深,故国悬知咏稿砧。宋·作者:沈与求《次韵河阳张先父秀才》
年来穷愁已到骨,只有珠玑落残稿。宋·作者:沈与求《刘行简见借诗稿以长句归之》

稾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稾】【午集下】【禾字部】 稾;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858第03【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古老切,音杲。【玉篇】禾稈也。【韻會】禾莖爲稾,去皮爲秸。古有罪者席稾飮水。【前漢·貢禹傳】已奉穀租,又出稾稅。 又文草曰稾。【史記·屈原傳】屬草稾未定。【前漢·孔光傳削草註】言已繕寫,輒削壞其稾。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眞定國稾城。 又【集韻】居效切,音敎。枯禾。 又居號切,音高。散也。【儀禮·旣夕】稾車載蓑笠。鄭康成讀。

与稾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稾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稾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