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疮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chuāng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疮字寓意

【疮】 (瘡) chuāng 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疤。口。冻。痔

疮字解释

【疮】[①][chuāng][《廣韻》初良切,平陽,初。]“1”的繁体字。(1)创。创伤;创口。(2)疖;溃疡。(3)喻伤痛,痛苦。

疮字诗词来源

【疮】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唐·作者:杜甫《瘦马行》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唐·作者:张建封《观竞渡》
眼中有泪皮有疮,骨毛焦瘦令人伤。中唐·作者:李端《瘦马行》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中唐·作者:卢纶《逢病军人》
血溅罗衣终不恨,疮黏锦袖亦何辞。唐·作者: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
毒蛇在肠疮满背,去年别家今别弟。中唐·作者:王建《别曲》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中唐·作者:张籍《江村行》
夷门天下之咽喉,昔时往往生疮疣。中唐·作者: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倚疮老马收蹄立,避箭高鸿尽翅飞。唐·作者:白居易《荅崔十八见寄》
亦知白日青天好,未要高飞且养疮。唐·作者:白居易《叹鹤病》
奇疮钉骨状如箭,鬼手脱命争纤毫。中唐·作者:柳宗元《寄韦珩》
万里长鸣望蜀门,病身犹带旧疮痕。中唐·作者:元稹《贻蜀五首 其一 病马诗寄上李尚书》
瘴色满身治不尽,疮痕刮骨洗应难。中唐·作者:元稹《酬乐天见寄》
羸骨欲销犹被刻,疮痕未没又遭弹。中唐·作者:元稹《寄乐天二首 其二》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中唐·作者:元稹《连昌宫词》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中唐·作者:元稹《乐府古题序 织妇词》
蹭蹬疮痍今不平,干戈南北常纵横。唐·作者:李涉《寄河阳从事杨潜》
百战金疮体沙碛,乡心一片悬秋碧。唐·作者:陈陶《关山月》
湟中土地昔湮没,昨夜收复无疮痍。唐·作者:郑嵎《津阳门诗》

疮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疮】【午集中】【疒字部】 瘡;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770第19〔古文〕創【廣韻】【集韻】【韻會】初良切【正韻】初莊切, 音瑲。【玉篇】瘡,痍也。【集韻】痏也。【韻會】瘍也,痍也。【釋名】瘡,牫也, 毀體使傷也。【張衡·西京賦】所惡成瘡痏。【註】創痏謂瘢痕。【南史·宋武帝紀】虎魄療金瘡。 又【集韻】磢霜切。義同。

与疮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疮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