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字的含义
康字的解释
康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1
- 拼音:kāng
- 繁体:康
- 笔画:11
- 部首:广
康字寓意
【康】康 kāng 安宁:康乐(l )。康平。康宁。 空,空虚:萝卜康了。 宽阔:康庄。康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无病:康健。康复。康泰。健康。 丰盛:小康。康年。 姓。
康字解释
【康】[①][kāng][《廣韻》苦岡切,平唐,溪。]“杭3”的被通假字。(1)安乐;安宁。(2)丰足;丰富。(3)褒扬;赞美。(4)空虚。参见“康瓠”。(5)治理。(6)四通八达的大路。(7)除,除去。(8)康健。(9)同“糠”。(10)通“”。荒歉。(11)通“庚”。赓续,继续。(12)通“荒”。迷乱,耽乐无度。参见“康回”。(13)通“荒”。大。参见“康爵”。(14)姓。南朝梁有康绚。见《梁书》本传。[②][kàng][《集韻》口浪切,去宕,溪。]通“亢2”。举。
康字诗词来源
【康】安体定神达消息,百王传之赖功力,寿考康宁累万亿。东汉·作者:班固《竹扇赋》
迄魏都兮息兰房。展宴好兮惟乐康。曹魏·作者:曹植《离友诗三首 其一》
日暮歌钟恒不倦,处处行乐为时康。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时泰民康人物盛。腰鼓铃柈各相竞。隋·作者:无名氏《共戏乐 其二》
衔恩献寿柏梁台,黄缣青简奉康哉。初唐·作者:李显《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圣酒一沾何以报,唯欣颂德奉时康。唐·作者:马怀素《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诚愿北极拱尧日,微臣抃舞咏康哉。初唐·作者:岑羲《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王湛床头见周易,长康传里好丹青。盛唐·作者:李颀《同张员外諲詶荅之作》
韩康虽复在人间,王霸终思隐岩窦。盛唐·作者:李颀《荅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嵇康懒慢仍耽酒,范蠡逋逃又拂衣。唐·作者:苏广文《夜归华川因寄幕府》
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盛唐·作者:李白《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盛唐·作者:李白《流夜郎闻酺不预》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盛唐·作者:李白《劳劳亭歌》
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盛唐·作者:李白《詶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唐·作者:颜真卿《七言重联句》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唐·作者:杜甫《长沙送李十一》
何必走马来为问,君不见嵇康养生遭杀戮。唐·作者: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盛唐·作者:崔颢《江畔老人愁》
宁嗟人世弃虞翻,且喜江山得康乐。唐·作者:钱起《送毕侍御谪居》
鼓腹击壤歌康哉!唐·作者:皎然《乐意联句一首》
迄魏都兮息兰房。展宴好兮惟乐康。曹魏·作者:曹植《离友诗三首 其一》
日暮歌钟恒不倦,处处行乐为时康。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时泰民康人物盛。腰鼓铃柈各相竞。隋·作者:无名氏《共戏乐 其二》
衔恩献寿柏梁台,黄缣青简奉康哉。初唐·作者:李显《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圣酒一沾何以报,唯欣颂德奉时康。唐·作者:马怀素《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诚愿北极拱尧日,微臣抃舞咏康哉。初唐·作者:岑羲《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王湛床头见周易,长康传里好丹青。盛唐·作者:李颀《同张员外諲詶荅之作》
韩康虽复在人间,王霸终思隐岩窦。盛唐·作者:李颀《荅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嵇康懒慢仍耽酒,范蠡逋逃又拂衣。唐·作者:苏广文《夜归华川因寄幕府》
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盛唐·作者:李白《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盛唐·作者:李白《流夜郎闻酺不预》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盛唐·作者:李白《劳劳亭歌》
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盛唐·作者:李白《詶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唐·作者:颜真卿《七言重联句》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唐·作者:杜甫《长沙送李十一》
何必走马来为问,君不见嵇康养生遭杀戮。唐·作者: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盛唐·作者:崔颢《江畔老人愁》
宁嗟人世弃虞翻,且喜江山得康乐。唐·作者:钱起《送毕侍御谪居》
鼓腹击壤歌康哉!唐·作者:皎然《乐意联句一首》
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康】【寅集下】【广字部】 康;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347第27〔古文〕 【唐韻】苦岡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岡切, 音穅。【爾雅·釋詁】樂也。【詩·唐風】無巳大康。又【周頌】迄用康年。 又【爾雅·釋詁】康,安也。【書·益稷】庶事康哉。又【洪範】五福,三曰康寧。 又【爾雅·釋宮】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疏】孫炎曰:康,樂也,交會樂道也。【釋名】五達曰康。康,昌也,昌盛也,車步倂列並用之,言充盛也。【列子·仲尼篇】堯遊於康衢。【史記·騶衍傳】爲列第康莊之衢。 又【易·晉卦】康侯用錫馬蕃庶。【註】康,美之名也。 又【禮·祭統】康周公。【註】康,猶褒大也。 又【諡法】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令民安樂曰康。 又國名。【書·康誥疏】命康叔之誥。管蔡郕霍皆國名,則康亦國名,在圻內。又【前漢·西域傳】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北與康居接。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康州,析端州之端溪置。 又姓。【廣韻】衞康叔之後。 又【爾雅·釋器】康瓠謂之甈。【註】瓠,壺也。【賈誼·弔屈原賦】寶康瓠。 又與穅通。【說文】穅或省作康。 又與漮通。【爾雅·釋詁】漮,虛也。【詩·小雅】酌彼康爵。【箋】康,空也。漮康音義同。 又【集韻】苦浪切,音抗。【禮·明堂位】崇坫康圭。【註】康讀爲亢。【疏】亢,舉也。考證:〔【前漢·西域傳】康居國,東與烏戈山離,西與條支接。〕 謹照原文改爲: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北與康居接。〔【賈誼·懷沙賦】〕 謹照原文懷沙賦改弔屈原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