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字的含义
嗣字的解释
嗣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3
- 拼音:sì
- 繁体:嗣
- 笔画:13
- 部首:口
嗣字寓意
【嗣】嗣 sì 接续,继承:嗣后(以后)。嗣岁(来年)。嗣响(继承前人之业,如回声之相应)。嗣徽(继承先人的美德、声誉)。 子孙:后嗣。嗣子。
嗣字解释
【嗣】[①][sì][《廣韻》祥吏切,去志,邪。]“孠1”的今字。(1)继承君位。(2)君位或职位的继承人。(3)子孙;后代。(4)过继。(5)继承;接续。(6)次,第二。(7)随后,后来。(8)通“司”。主持;掌管。(9)姓。
嗣字诗词来源
【嗣】忠谏行兮正不邪,众妾夸兮继嗣多。汉·作者:无名氏《列女引》
天下英藩尹伯元,天下清苦羊嗣祖。魏晋·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三 八顾》
苍梧府君惠反死。能令死人不绝嗣。魏晋·作者:无名氏《苍梧人为陈临歌二首 其二》
奇才强记殷往嗣。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为殷礼语》
空班独坐惭羊质,嗣以书记臣敢匹。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唐·作者:杜甫《狄明府》
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中唐·作者:韦应物《金谷园歌》
此日从臣何不言,独有威声振千古,君不见后嗣尊为武。中唐·作者: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其三》
辅嗣外生还解易,惠连群从总能诗。唐·作者:李嘉祐《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
伯道暮年无嗣子,欲将家事托门生。中唐·作者:苗发《送孙德谕罢官往黔州》
屈宋英声今止已,江山继嗣多才子。唐·作者:王迥《同孟浩然宴赋》
伯道共悲无后嗣,孀妻老母断根蓬。唐·作者:刘商《同诸子哭张元易》
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中唐·作者: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嗣皇卓荦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中唐·作者:韩愈《永贞行》
孀妻栖户仍无嗣,欲访孤坟谁引至。中唐·作者:刘言史《恸柳论》
衮今又老谁其嗣,薛氏乐童年十二。唐·作者: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乍听宝琴遥嗣续,三湘测测流急绿。唐·作者:鲍溶《湘妃列女操》
天遣两家无嗣子,欲将文集与它谁。中唐·作者:元稹《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诗并连缀焚削封章委箧仅逾百轴偶成自叹因寄乐天》
万国以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轮。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释奠文宣王乐章 承和》
平生愿嗣叔庠微,谁识飘零事已非。唐·作者:吴党《始迁青溪望吴兴故里》
天下英藩尹伯元,天下清苦羊嗣祖。魏晋·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三 八顾》
苍梧府君惠反死。能令死人不绝嗣。魏晋·作者:无名氏《苍梧人为陈临歌二首 其二》
奇才强记殷往嗣。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为殷礼语》
空班独坐惭羊质,嗣以书记臣敢匹。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唐·作者:杜甫《狄明府》
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中唐·作者:韦应物《金谷园歌》
此日从臣何不言,独有威声振千古,君不见后嗣尊为武。中唐·作者: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其三》
辅嗣外生还解易,惠连群从总能诗。唐·作者:李嘉祐《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
伯道暮年无嗣子,欲将家事托门生。中唐·作者:苗发《送孙德谕罢官往黔州》
屈宋英声今止已,江山继嗣多才子。唐·作者:王迥《同孟浩然宴赋》
伯道共悲无后嗣,孀妻老母断根蓬。唐·作者:刘商《同诸子哭张元易》
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中唐·作者: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嗣皇卓荦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中唐·作者:韩愈《永贞行》
孀妻栖户仍无嗣,欲访孤坟谁引至。中唐·作者:刘言史《恸柳论》
衮今又老谁其嗣,薛氏乐童年十二。唐·作者: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乍听宝琴遥嗣续,三湘测测流急绿。唐·作者:鲍溶《湘妃列女操》
天遣两家无嗣子,欲将文集与它谁。中唐·作者:元稹《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诗并连缀焚削封章委箧仅逾百轴偶成自叹因寄乐天》
万国以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轮。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释奠文宣王乐章 承和》
平生愿嗣叔庠微,谁识飘零事已非。唐·作者:吴党《始迁青溪望吴兴故里》
嗣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嗣】【丑集上】【口字部】 嗣;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203第30〔古文〕台孠【唐韻】【集韻】【韻會】 祥吏切,音飼。【說文】諸侯嗣國也。从冊从口司聲。【註】徐鍇曰:冊必於廟史,讀其 ,故从口。【玉篇】嗣,續也,繼也。【書·舜典】舜讓于德,弗嗣。【大禹謨】罰弗及嗣。 又【詩·鄭風】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傳】嗣,習也。【疏】學習音樂。 又姓。【廣韻】風俗通云,衞嗣君後。 又叶音祚。【前漢·敘傳】孝武六子,昭齊無嗣,燕刺謀逆,廣陵祝詛。【註】師古曰,嗣合韻音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