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嗇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嗇字寓意

【嗇】 sè 见“啬”。

嗇字解释

【嗇】[①][sè][《廣韻》所力切,入職,生。]亦作“廧2”。“啬1”的繁体字。(1)悭吝。(2)贪图;贪求。(3)爱惜。(4)节省;节俭。(5)犹少。(6)犹歉。收成不好。(7)通“穡”。收获谷物。(8)通“穡”。泛指各种农事。(9)通“濇”。阻塞不通。

嗇字诗词来源

【嗇】岂知紫殿新天子,只是丹徒旧啬夫。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宋二首 其二》
几年辞宠解华绅,佛忍庄恬共啬神。北宋·作者:宋庠《次韵和丁右丞因赠致政张少卿二首 其一》
栾公燕国戚藩佐,朱邑桐乡啬夫职。北宋·作者:孙抗《岘山》
九卿有命不愁晚,朱邑当年是啬夫。北宋·作者:梅尧臣《许生南归》
穷搜囊箧暴侈富,开窥秘啬心惊嬉。北宋·作者:赵抃《答阆州通判吴师孟职方》
暂趋先陇弭旌旄,因恤吾民啬事劳。北宋·作者:韩琦《秋晚赴先茔马上》
行问啬夫多不记,坐论公瑾少能谈。北宋·作者:王安石《到舒州次韵答平甫》
一日不能行一驿,吾闻治生莫如啬。北宋·作者:彭汝砺《大小沙陀 其二》
木奴度淮辄为枳,后皇啬之理应尔。北宋·作者:张耒《和立之消梅》
兹游可再谁汝啬,老懒似不能轻矫。北宋·作者:张耒《游武昌》
何能天独啬吾曹,自应所学为之孽。北宋·作者:张耒《惜别赠子中昆仲二首 其一》
都城甘水啬于酒,担头取饱得满缶。宋·作者:饶节《邻居遗汤沐浴》
摄衣升堂搥大鼓,是中不赏啬夫喋。北宋·作者:谢逸《送子侃禅师》
乐孺诚宜赋棠棣,盘桓何畏啬槟榔。宋·作者:葛胜仲《景纯到汝数日遽求别仆固不敢留客然宋伯举为兄苏勤道为妇之兄遽见去似非人情辄赋是诗率二僚留之》
有命幸逢天子诏,无才休望啬夫纶。宋·作者:江贽《和邑宰韵》
未容霜女窥孤艳,定恐花神啬旧香。宋·作者:沈与求《次韵郑维心探梅未花 其一》
才丰报啬理难晓,在其子孙岂虚语。宋·作者:刘才邵《为李邦臣题丛桂堂》
摇闻啬夫访奇秀,忍使抱恨蓬蒿边。宋·作者:李弥逊《邵文伯得玉兰于昭亭持以见遗因求诗为作长句》
妙啜龙团啬少分,宝薰婆律靳多闻。宋·作者:苏籀《事毕汤巩方三君再用前韵复酬一首》
得归冲啬虽当侵伐后,一醉尚可同咏归山歌。宋·作者:曹勋《王正道再遇竹冠辄和来韵见鄙愫二首 其二》

嗇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嗇】【丑集上】【口字部】 嗇;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202第05〔古文〕 【唐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 音色。【說文】本作 。愛濇也。从來从 。來者, 而藏之,故田夫謂之嗇夫。【玉篇】愛也,慳貪也。【易·說卦傳】爲吝嗇。【左傳·襄二十六年】嗇于 。【註】嗇,貪也。 又【老子·道德經】治人事天莫如嗇。【註】嗇者,有餘不盡用之意。 又【史記·倉公傳】脈嗇而不屬。 又官名。【書·胤征】嗇夫馳。【註】嗇夫,主幣之官。【詩·小雅·田畯至喜箋】田畯,司嗇,今之嗇夫也。【史記·張釋之傳】虎圈嗇夫。【註】正義曰:掌虎圈,百官表有鄉嗇夫,此其類也。 又與穡同。【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出寫嗇于房。【註】嗇者,農力之成功。【前漢·成帝紀】服田力嗇。

与嗇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嗇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