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澧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澧字寓意

【澧】 lǐ 〔水〕水名,在中国湖南省。

澧字解释

【澧】[①][lǐ][《廣韻》盧啟切,上薺,來。](1)水名。源出湖南省西北与湖北省鹤峰县交界处,向东南流经桑植,再向南向东经大庸、慈利、石门、县、津市,再向南流入七里湖。(2)水名。源出河南省桐柏县西北胎簪山,西北流至唐河县南注入唐河。(3)水名。源于河南省方城县北伏牛山,流经叶县、舞阳之间,至漯河市北与沙河合,再向东北然后折向东南流至周口镇与颍河汇合。古称水,今称河。(4)见“沛”。(5)象声词。参见“”。(6)古州名。治所在阳(今湖南省县)。隋置,唐宋因之,公元1912年改县。(7)通“醴”。甜美。参见“泉”、“源”。

澧字诗词来源

【澧】澧之浦兮湘之滨,思夫君兮送美人。盛唐·作者:皇甫冉《江草歌送卢判官》
澧浦荆门行可见,知君诗兴满沧洲。中唐·作者:刘长卿《送郭六侍从之武陵郡》
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中唐·作者:刘禹锡《早春对雪奉寄澧州元郎中》
渚宫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几丛。中唐·作者:刘禹锡《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十一院长元九侍御》
今日澧阳非久驻,伫为霖雨拜新恩。中唐·作者:贾岛《上杜驸马》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中唐·作者:雍陶《城西访友人别墅》
濡毫乱洒湘江月,整棹轻飞澧浦船。唐·作者:韩续《送李群玉》
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五代·作者:裴说《游洞庭湖》
澧有芳兰沅有茝,梦魂无日不相思。北宋·作者:刘攽《酬章朝散 其一》
潇湘沅澧绀碧色,千里一片清琉璃。北宋·作者:刘攽《和章都官洞庭诗》
澧中夷落无烽火,湖上风云有斗蛟。北宋·作者:沈辽《西阁秋杪感怀》
蹙眉长歌澧有兰,银钩请君春草篇。北宋·作者:张耒《代赠》
漫使楚囚临澧浦,难教汉使识河源。宋·作者:晁说之《病目作近体诗五首 其五》
雨声岂有京华态,羁思仍多澧浦秋。宋·作者:晁说之《归到》
鄂渚何尝一日安,澧阳犹喜远江干。宋·作者:李纲《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十首 其一》
常诵离骚澧有兰,那知谪宦憩其间。宋·作者:李纲《至澧阳寓天宁僧舍有感 其一》
沅澧春风拂马鞭,客愁何事四无边。宋·作者:胡寅《过鼎澧》
沅澧澬湘此并行,涨流洄薄又东倾。宋·作者:胡寅《岳阳楼杂咏十二绝 其一》
前席遂孤明主意,留鞭难继澧阳尘。南宋·作者:韩元吉《挽知泰州宋公大夫词》
竿头崖头撒手去,阆州澧州寻路归。宋·作者:释昙贲《颂古四首 其一》

澧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澧】【巳集上】【水字部】 澧;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653第03【唐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第切, 音禮。水名。【說文】水出南陽雉衡山。【山海經】雅山,澧水出焉。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武陵郡充縣歷山,澧水所出。【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爲沱,又東至于澧。 又州名。【韻會】漢屬武陵郡,隋置澧州。【廣輿記】今屬岳州府。 又通作醴。【列子·湯問篇】甘露降,澧泉涌。考證:〔【列子·殷湯篇】甘露降,澧泉涌。〕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与澧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澧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