欿字的含义

欿字的解释

欿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kǎn
  • 繁体:欿
  • 笔画:12
  • 部首:

欿字寓意

【欿】欿 kǎn 不自满:“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忧愁:“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古同“坎”,坑。 欿 qiàn 方言,心有所欲;想念。

欿字解释

【欿】[①][kǎn][《廣韻》胡感切,上感,匣。][《集韻》苦感切,上感,溪。](1)不自满。(2)忧愁貌。(3)通“坎”。坑。(4)通“坎”。象声词。参见“欿欿”。

欿字诗词来源

【欿】没有查到相关诗词

欿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欿】【辰集下】【欠字部】 欿;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569第07【唐韻】【集韻】 他含切,音貪。【說文】欲得也。【玉篇】貪惏曰欿。或作 、 。又【集韻】枯含切,音龕。又【廣韻】胡感切【集韻】戸感切, 音頷。義 同。亦作 。互見 字註。 又【玉篇】口感切【集韻】【韻會】【正韻】苦感切, 音坎。欿然,不自滿足意。【孟子】如其自視欿然。 又愁貌。【楚辭·哀時命】欿愁悴而委惰。 又【博雅】欿,〈穴下臼〉坑也。同坎。【左傳·襄二十六年】欿用牲,加書徵之。【釋文】欿,苦感反。【說文長箋】貪欿音訓同。當卽一字。【正字通】貪欿義別,長箋說非。又 。

与欿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欿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欿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