甗字的含义
甗字的解释
甗
- 五行:
- 康熙笔画:21
- 拼音:yǎn
- 繁体:甗
- 笔画:20
- 部首:瓦
甗字寓意
【甗】甗 yǎn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 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 古地名,今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附近。
甗字解释
【甗】[①][yǎn][《廣韻》魚蹇切,上獮,疑。][《廣韻》語軒切,平元,疑。][《廣韻》魚變切,去線,疑。]古代一种炊器。以青铜或陶为之,分两层,上部是透底的甑,下部是鬲。上可蒸,下可煮。外形上大下小。
甗字诗词来源
【甗】汤鸣鼎甗飕飕响,末下刀圭瑟瑟尘。宋·作者:葛立方《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其三》
甗炊青饭留岩客,露点朱毫勘玉书。南宋·作者:陆游《道院遣兴》
九转黄芽先白雪,千年翠甗后红斑。南宋·作者:林希逸《题泳近稿》
纪甗堕地谁续弦,破觚顿脰皆沈绵。元初·作者:郝经《閒閒画像》
谷驹梦杳惊炊甗,寒雁行疏断朔云。元·作者:王恽《挽元倅善长 其二》
皂阁山前小水明,甗峰无影树亭亭。元·作者:陈樵《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十四 北峰》
石甗峰南甑峰小,许浑诗里旧知名。元·作者:陈樵《獐谷》
石甗峰前绿草肥,菟丝挟雨上梧枝。元·作者:陈樵《山馆》
又如玄甗剖其半,一片玄玉谁瑕疵。元末明初·作者:宋濂《送钱允一还天台诗》
乐方久甗樽罍燥,亲故仳离那可道。明·作者:朱曰藩《燕薁引》
千古幽燕开白日,九朝陵寝甗清秋。明·作者:黄克晦《奉和霜降祀陵》
水穷山绝地偏幽,古殿丹青甗一丘。明·作者:黄姬水《登三山宿听江楼经落星岗李白换酒处二首 其一》
五色久甗真宰怒,地莫敢爱开雷霆。明·作者:陆师道《张公洞》
闻生嗜古以自娱,家藏周甗与商瑚。明·作者:欧大任《和刘伯玄二长句 其一 玉璏歌》
真主旌旗来泗上,孝陵弓剑甗钟山。明·作者:岳岱《金陵》
山灵欲甗甗不得,天公为之驱霹雳。明·作者:沈明臣《游张公洞》
累空重甗排松障,界壁飞流破藓痕。明末清初·作者:钱谦益《登齐云岩四首二月晦日循桃花礀历虎岩观真珠泉抵天门宿榔梅庵》
关河鹿鹿舟作庐,津途涓涓水在甗。明末清初·作者:钱谦益《七月廿三日舟过仲家浅闸戏作长句书李文正公诗卷后》
溪流百曲学印文,山色千层累重甗。清·作者:王士禛《题张敦复大宗伯赐金园图》
甗炊青饭留岩客,露点朱毫勘玉书。南宋·作者:陆游《道院遣兴》
九转黄芽先白雪,千年翠甗后红斑。南宋·作者:林希逸《题泳近稿》
纪甗堕地谁续弦,破觚顿脰皆沈绵。元初·作者:郝经《閒閒画像》
谷驹梦杳惊炊甗,寒雁行疏断朔云。元·作者:王恽《挽元倅善长 其二》
皂阁山前小水明,甗峰无影树亭亭。元·作者:陈樵《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十四 北峰》
石甗峰南甑峰小,许浑诗里旧知名。元·作者:陈樵《獐谷》
石甗峰前绿草肥,菟丝挟雨上梧枝。元·作者:陈樵《山馆》
又如玄甗剖其半,一片玄玉谁瑕疵。元末明初·作者:宋濂《送钱允一还天台诗》
乐方久甗樽罍燥,亲故仳离那可道。明·作者:朱曰藩《燕薁引》
千古幽燕开白日,九朝陵寝甗清秋。明·作者:黄克晦《奉和霜降祀陵》
水穷山绝地偏幽,古殿丹青甗一丘。明·作者:黄姬水《登三山宿听江楼经落星岗李白换酒处二首 其一》
五色久甗真宰怒,地莫敢爱开雷霆。明·作者:陆师道《张公洞》
闻生嗜古以自娱,家藏周甗与商瑚。明·作者:欧大任《和刘伯玄二长句 其一 玉璏歌》
真主旌旗来泗上,孝陵弓剑甗钟山。明·作者:岳岱《金陵》
山灵欲甗甗不得,天公为之驱霹雳。明·作者:沈明臣《游张公洞》
累空重甗排松障,界壁飞流破藓痕。明末清初·作者:钱谦益《登齐云岩四首二月晦日循桃花礀历虎岩观真珠泉抵天门宿榔梅庵》
关河鹿鹿舟作庐,津途涓涓水在甗。明末清初·作者:钱谦益《七月廿三日舟过仲家浅闸戏作长句书李文正公诗卷后》
溪流百曲学印文,山色千层累重甗。清·作者:王士禛《题张敦复大宗伯赐金园图》
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甗】【午集上】【瓦字部】 甗;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753第04【唐韻】魚蹇切【集韻】【韻會】【正韻】語蹇切, 音巘。【說文】甑也。一曰穿也。【韻會】無底甑也。【揚子·方言】甑,自關而東謂之甗。【左傳·成二年】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玉磬與地。【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註】甗,無底甑。【正字通】博古圖,甗之爲器,上若甑,可以炊物,下若鬲,可以飪物,蓋兼二器而有之。或三足而圜,或四足而方,考工甗註:鄭 謂無底甑。王安石則曰:从鬳从瓦。鬲獻其氣,甗能受之,然後知甑無底者,所以言其上,鬲獻氣者,所以言其下也。說文止訓爲甑,蓋舉其具。體言之耳。商有父己甗二,父乙甗,祖已甗,鬲甗二,饕餮甗。周有垂花雷紋甗盤,雲饕餮甗,純素甗二。漢有偃耳甗,皆銅爲之。方言:梁謂甗爲鉹。鉹字从金,旣从金,則甗未必皆如考工爲陶器也。 又【爾雅·釋山】重甗隒。【註】謂山形如累兩甗。【疏】山基有重岸也。 又地名。【春秋·僖十八年】宋師及齊師戰于甗。【註】甗,齊地。 又【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巖阤甗錡,嶊崣崛崎。【註】甗錡,隆屈窊折貌。【文選註】甗,甑也。錡,敧也。上大下小,有似敧甑也。 又【廣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 音言。又【廣韻】語戰切【集韻】魚戰切【韻會】疑戰切, 音彥。又【廣韻】魚變切,音獻。又【集韻】【韻會】 語偃切,音險。又【集韻】牛堰切,音撚。義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