悳字的含义
悳字的解释
悳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dé
- 繁体:悳
- 笔画:12
- 部首:心
悳字寓意
【悳】悳 dé 同“德”。
悳字解释
【悳】[①][déㄉ]“惪1”的旧字形。“德1”的古字。
悳字诗词来源
【悳】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西汉·作者:刘彻《西极天马歌》
德参古贤天报施。汉·作者:无名氏《苍梧人为陈临歌二首 其一》
天下德弘刘仲承。汉·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一 三君》
种德收福惠斯民。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宁。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怀。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衍。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余何德兮以感灵。汉·作者:无名氏《仪凤歌》
钦哉昊天德不隆。承命任禹写中宫。汉·作者:无名氏《神人畅》
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东汉·作者:班固《宝鼎诗》
彰皇德兮侔周成。东汉·作者:班固《白雉诗》
象三德兮瑞应图。东汉·作者:班固《论功歌诗二首 其一 灵芝歌》
应治归德合望规。东汉·作者:崔骃《七言诗》
民得就农边境息,诛君吊民昭至德。孙吴·作者:韦昭《吴鼓吹曲十二曲 其六 克皖城》
刚柔合德配二仪,形影一绝长别离。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思报德兮邈已绝,感鞠育兮情剥裂。曹魏·作者:嵇康《思亲诗》
四海鼎沸中山颓。惟有德人据三台。魏晋·作者:无名氏《大风谣》
德行堂堂邢子昂。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称邢颙语》
恩厚德深委如山。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四》
德参古贤天报施。汉·作者:无名氏《苍梧人为陈临歌二首 其一》
天下德弘刘仲承。汉·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一 三君》
种德收福惠斯民。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宁。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怀。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衍。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惟公德兮之所□。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余何德兮以感灵。汉·作者:无名氏《仪凤歌》
钦哉昊天德不隆。承命任禹写中宫。汉·作者:无名氏《神人畅》
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东汉·作者:班固《宝鼎诗》
彰皇德兮侔周成。东汉·作者:班固《白雉诗》
象三德兮瑞应图。东汉·作者:班固《论功歌诗二首 其一 灵芝歌》
应治归德合望规。东汉·作者:崔骃《七言诗》
民得就农边境息,诛君吊民昭至德。孙吴·作者:韦昭《吴鼓吹曲十二曲 其六 克皖城》
刚柔合德配二仪,形影一绝长别离。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思报德兮邈已绝,感鞠育兮情剥裂。曹魏·作者:嵇康《思亲诗》
四海鼎沸中山颓。惟有德人据三台。魏晋·作者:无名氏《大风谣》
德行堂堂邢子昂。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称邢颙语》
恩厚德深委如山。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四》
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悳】【卯集上】【心字部】 悳;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388第41【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 音得。【說文】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从直从心。【六書精蕰】直心爲悳。生理本直,人行道而有得於心爲悳。小篆加彳,取行有所復之義。【長箋】論語,以直報怨,以悳報悳,則知直卽是悳。通溷用德,非是。時尙茂密,故悳字幾廢。【隂復春曰】道悳之悳,《說文》从直从心。德字从彳从 ,升也。今道悳字皆作德,而悳 字但爲古文矣。別詳德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