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懑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mèn
  • 繁体:
  • 笔画:17
  • 部首:

懑字寓意

【懑】 (懣) mèn 烦闷,生气:愤。烦

懑字解释

【懑】[①][mèn][《廣韻》莫困切,去慁,明。][《廣韻》模本切,上混,明。][《廣韻》莫旱切,上緩,明。]“1”的繁体字。“鞔2”的被通假字。(1)烦闷。(2)愤慨。(3)昏。(4)用同“們”。用于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表示复数。

懑字诗词来源

【懑】婴刑系在囹圄间,水调哀音歌愤懑。中唐·作者:元稹《何满子歌》
岁月尽能消愤懑,寰区那更有知音。唐末五代初·作者:归仁《悼罗隐》
懑然末曲何能续,聊志当年并赋人。北宋·作者:宋庠《忧阕还台次韵和道卿学士终丧归集贤旧职见寄二首 其二》
有时愤懑吐一言,小人谤议已纷纷。北宋·作者:石介《闻子规》
雕兮雕兮未得志,将军愤懑如何释。北宋·作者:韩琦《腊日出猎近交》
同之愤懑久填臆,言贱不得通九重。北宋·作者:文同《送知府吴龙图》
我将羾天吐愤懑,坐使百怪成拘挛。北宋·作者:刘弇《元丰辛酉七月九夜大风四十韵》
如椽大笔么么落,愤懑今人终拂膺。宋·作者:晁说之《和圆机题草虫》
先生愤懑诚昭雪,九死南迁岂自伤。宋·作者:李纲《恭闻诏书褒悼陈少阳赠官与一子恩泽赐缗钱五十万感涕四首 其一》
伤时泪泣鲛人珠,挥毫写懑风雨驱。南宋·作者:王十朋《戏酬毛虞卿见和》
无材藉作长闲地,有懑留为剧饮资。南宋·作者:陆游《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
烂醉破除千日懑,狂吟判断四州春。南宋·作者:陆游《眉州作》
湖边酒楼无十步,胸次懑懑思同浇。南宋·作者:陆游《简苏邵叟》
归来有句敌车攻,老子滞懑资一洗。南宋·作者:陈造《送曹器远从使虏》
无方可已愤懑疾,属子一来开此愁。南宋·作者:周孚《病中柬课会诸友二首 其一》
自公正须豁滞懑,时屈何能事轮奂。南宋·作者:程公许《多胜亭》
伫立支羸扶楖栗,相思排懑指鸱夷。元·作者:洪希文《寄所怀曲阜孔世良》
妆点琼英上玉梢,懑人春雪遍芳郊。元末明初·作者:叶颙《春雪》
圣主宽仁懑老臣,雨中安坐正凝神。元末明初·作者:李穑《将诣书筵。上穿岘。遇忽只传谒者言。雨作难于出入。止臣无来。回至家安坐。感恩吟成一首》

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懑】【卯集上】【心字部】 懣;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406第14【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莫困切,音悶。【說文】煩也。从心从滿,滿亦聲。 又【廣韻】模本切【集韻】【會韻】【正韻】母本切, 音悗。或省作 ,亦作 鞔。【禮·問喪】悲哀志懣氣盛。【陸德明·音義】懣,亡本反。又音滿。范音悶。 又【集韻】【會韻】 母伴切,音滿。【史記·倉公傳】使人煩懣食不下。

与懑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懑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