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锲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qiè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锲字寓意

【锲】 (鍥) qiè 用刀子刻:金镂玉。而不舍。 截断。

锲字解释

【锲】[①][qiè][《廣韻》苦結切,入屑,溪。][《廣韻》古屑切,入屑,見。]亦作“鐑1”。“1”的繁体字。(1)镰刀一类的农具。(2)用刀刻。(3)截断。

锲字诗词来源

【锲】锲磨镵铝归高手,养水工夫价连璧。北宋·作者:刘弇《古风谢汪都讲示惜惜吟》
秦风锲薄难与处,晋俗清虚何足数。南宋·作者:姚勉《桃源行》
霜锲驼裘耳欲冰,谁家先我已宵兴。宋末元初·作者:方回《下营晓行二首 其一》
往事锲舟求坠剑,虚名影斝悟悬弓。元·作者:张养浩《田居自和二首 其一》
悬金吕览言空诩,锲石中郎迹未陈。明·作者:杨慎《抚台游可翁命周生太霞校刻五经傍住因得驻五华精舍晨夕晤语遂有此赠》
瀚海风高紫塞抟,遥瞻健翮锲云端。明·作者:区大枢《和瑞侄雁字诗兼有勉意 其一》
似非炉冶出镌锲,卧蚕盘螭不琐屑。明末·作者:钟惺《玉泉寺铁塔歌》
汛扫程功徒锲急,封章讵许誇零级。明·作者:区怀瑞《官垱鬼哭行》
九秋灯火玉琴傍,锲臂盟深七宝床。明末清初·作者:龚鼎孳《桃叶怨和友沂韵 其八》
横塘风好不回船,锲臂缘深子夜前。明末清初·作者:龚鼎孳《金阊行为辟疆赋》
长镵短锲置不用,自名樵者真浮誇。明末清初·作者:毛奇龄《西樵山人歌》
严钢锲处银锷凉,冰瓮开时水晶裂。明末清初·作者:毛奇龄《罗三行》
佛狸城畔遇孙子,大叫锲臂同追欢。清·作者:陈维崧《送孙无言由吴阊之海盐访彭十骏孙》
中宵锲臂酬私誓,小字簪花作报书。清·作者:彭孙遹《无题同贻上作 其七》
碧砮奇气蓄风云,铜锲飞芒绕雷电。清初·作者:查慎行《瀚海石歌奉旨作》
锲痕索剑嘲须解,记里论钱值易售。清·作者:弘历《冰床联句》
快雪摹镌戏鸿锲,生香终逊树头花。清·作者:蒋士铨《再和覃溪 其一》
门人洪度锲木本,广为石刻乃资众手成。清·作者:蒋士铨《胡云坡司寇赠三十二体篆字金刚经拓本作歌报谢》
越州我昔式公闾,锲本我曾校公书。清·作者:蒋士铨《张瘦铜舍人属题倪文正遗像》
遂令镌锲遍天下,争新鼻纽盘蛟螭。清·作者:赵翼《题董石芝印谱》

锲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锲】【戌集上】【金字部】 鍥;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苦結切【集韻】【正韻】詰結切, 音猰。【說文】鐮也。【揚子·方言】刈鉤,自關而西或謂之鐮。或謂之鍥。【集韻】或作 。 又【廣韻】刻也。【戰國策】鍥朝涉之脛。【註】鍥,刻也。【荀子·勸學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又【廣韻】斷絕也。【左傳·定九年】盡借邑人之車,鍥其軸。【註】鍥,絕也。 又刻酷曰鍥。【後漢·劉陶傳】寬鍥薄之禁。 又【集韻】詰計切【正韻】去計切, 音契。義同。 又【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吉屑切, 音結。鎌也。【集韻】或作 鐑。考證:〔【荀子·勸學篇】鍥而舍之,朽木不朽。〕 謹照原文不朽改不折。〔【左傳·定九年】盡借邑人之車,鍥其軸麻。〕 謹照原文鍥其軸爲句麻約而歸之爲句,麻字不連上讀。謹省麻字。

与锲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锲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