闋字的含义
闋字的解释
闋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7
- 拼音:què
- 繁体:闋
- 笔画:17
- 部首:門
闋字寓意
【闋】闋 què 见“阕”。
闋字解释
【闋】[①][què][《廣韻》苦穴切,入屑,溪。]“阕1”的繁体字。(1)止息;终了。(2)乐终。(3)歌曲或词一首叫一阕。(4)指乐曲。(5)罄尽;无剩馀。(6)空虚。(7)古代指服丧期满。(8)通“缺”。指官位职事的空缺。(9)通“缺”。短少;缺少。[②][kuí]同“戣1”。“阕2”的繁体字。戟类兵器。
闋字诗词来源
【闋】调云阕兮神座兴,骖云驾兮俨将升。初唐·作者:武则天《唐大飨拜洛乐章 归和》
淫声已阕雅声来,游鱼噞喁鹤裴回,主人高情始为开。唐·作者:皎然《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中唐·作者:韩愈《感春五首 其二》
羽籥既阕干戚陈,八音克谐六变新。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祀九宫贵神乐章 舒和》
歌阕樽残恨却偏,凭君不用设离筵。唐·作者:杜牧《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粉墙残月照宫祠,宴阕银瓶一半欹。晚唐·作者:曹松《驸马宅宴罢》
歌舞未终乐未阕,晋王剑上黏腥血。唐·作者:王毂《玉树曲》
歌声暂阕闻宫漏,云影初开见露盘。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观吉王从谦花烛》
宿酒未醒珠箔捲,艳歌初阕玉楼空。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春霄》
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莲塘霁望》
醉垂罗袂倚朱栏,小数玉仙歌未阕。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春夜》
行幸未停歌未阕,羯胡兵已渡黄河。北宋·作者:张咏《骊山感事》
清樽酒尽艳歌阕,离人欲去肝肠绝。北宋·作者:寇准《古别意》
长亭酒尽骊歌阕,下榻波狂鹢棹轻。北宋·作者:杨亿《张泌东游》
云间乍阕仙韶曲,禁里还过睿武楼。北宋·作者:宋绶《句 其七》
津亭歌阕戒棠舟,五两风轻不少留。北宋·作者:胡宿《津亭》
诏颁紫检琼芝熟,歌阕青天剑栈高。北宋·作者:宋庠《送谢屯田徙治富顺监》
蚁酎百壶凝桂溢,鹄歌三阕转珠闻。北宋·作者:宋庠《送赵奉礼》
即时酒所歌骊阕,几日江南瑞雉随。北宋·作者:宋祁《送梅挚廷评宰上元》
动地箕风白草乾,旗亭歌阕据征鞍。北宋·作者:宋祁《余将北征先送同解》
淫声已阕雅声来,游鱼噞喁鹤裴回,主人高情始为开。唐·作者:皎然《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中唐·作者:韩愈《感春五首 其二》
羽籥既阕干戚陈,八音克谐六变新。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祀九宫贵神乐章 舒和》
歌阕樽残恨却偏,凭君不用设离筵。唐·作者:杜牧《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粉墙残月照宫祠,宴阕银瓶一半欹。晚唐·作者:曹松《驸马宅宴罢》
歌舞未终乐未阕,晋王剑上黏腥血。唐·作者:王毂《玉树曲》
歌声暂阕闻宫漏,云影初开见露盘。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观吉王从谦花烛》
宿酒未醒珠箔捲,艳歌初阕玉楼空。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春霄》
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莲塘霁望》
醉垂罗袂倚朱栏,小数玉仙歌未阕。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春夜》
行幸未停歌未阕,羯胡兵已渡黄河。北宋·作者:张咏《骊山感事》
清樽酒尽艳歌阕,离人欲去肝肠绝。北宋·作者:寇准《古别意》
长亭酒尽骊歌阕,下榻波狂鹢棹轻。北宋·作者:杨亿《张泌东游》
云间乍阕仙韶曲,禁里还过睿武楼。北宋·作者:宋绶《句 其七》
津亭歌阕戒棠舟,五两风轻不少留。北宋·作者:胡宿《津亭》
诏颁紫检琼芝熟,歌阕青天剑栈高。北宋·作者:宋庠《送谢屯田徙治富顺监》
蚁酎百壶凝桂溢,鹄歌三阕转珠闻。北宋·作者:宋庠《送赵奉礼》
即时酒所歌骊阕,几日江南瑞雉随。北宋·作者:宋祁《送梅挚廷评宰上元》
动地箕风白草乾,旗亭歌阕据征鞍。北宋·作者:宋祁《余将北征先送同解》
闋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闋】【戌集上】【門字部】 闋;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339第01【唐韻】【集韻】 傾雪切,音缺。【說文】事已閉門也。【玉篇】止也。【博雅】闋,訖也。 又【玉篇】息也。【詩·小雅】君子如居,俾民心闋。【傳】息也。【後漢·楊璇傳】剽人盜邑者,不闋時月。【註】息也。 又【廣韻】盡也。【前漢·王莽傳】物物卬市,日闋亡儲。【註】盡也,言當日卽盡。【張景陽·七命】繁肴旣闋,亦有寒羞。 又【玉篇】終也。【增韻】樂終也。【禮·文王世子】有司告以樂闋。【註】闋,終也。【周禮·夏官·大司馬】鼓戒三闋。【前漢·張良傳】歌數闋。 又空也。【莊子·人閒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註】闋,空也。室比喻心,心能空虛,則純白獨生也。 又【正韻】門開也。 又【集韻】暌桂切,音 。止也。【禮·郊特牲】卒爵而樂闋。【註】闋,止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 苦穴切,音湀。義同。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馬名。【爾雅·釋畜】回毛在背,闋廣。【疏】旋毛在背者名闋廣。 又【韻補】叶音餽。【曹植·酒賦】敘嘉賔之歡會兮,惟耽樂之旣闋。日晻暗於桑楡兮,命僕夫而皆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