餗字的含义
餗字的解释
餗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sù
- 繁体:餗
- 笔画:15
- 部首:飠
餗字寓意
【餗】餗 sù 古代指鼎中的食物,后泛指美味佳肴:“奇珍异味天庖餗。
餗字解释
【餗】[①][sù][《廣韻》桑谷切,入屋,心。]鼎中的食物。亦泛指美味佳肴。
餗字诗词来源
【餗】剩付钱刀买庖餗,不须缘径更求蹄。北宋·作者:梅尧臣《就野人买兔》
公餗欲成忽覆鼎,银瓶汲绝还沈井。北宋·作者:苏舜钦《了语不了语 其一》
民德且恐报之时,餗肴礼鲜牲鱼肥。北宋·作者:王令《古庙》
莫思莼菜赋归欤,天上要公调鼎餗。北宋·作者:谢逸《送李希颜》
郁郁烹鲜具羹戛,浮浮炊餗忍馋涎。宋·作者:苏籀《雪斋即事一首》
长安调鼎黑头公,一旦覆餗腰领红。宋·作者:朱松《宣和乙巳题野人陈氏之馆》
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宋·作者:刘子翚《花椒》
势将覆餗不回首,事到出师方噬脐。宋·作者:咸淳士人《题贾似道养乐园》
茅檐一杯淡藜粥,有底工夫希鼎餗。南宋·作者:陆游《午枕》
鹿入深宫花解愁,牛登高鼎餗伤休。南宋·作者:赵慎《题张曲江像》
曾无导吏随贾餗,坐遣跛奚委葵菽。南宋·作者:郑清之《和葺芷笋诗》
鼎餗藜杯一概平,见君胸次匪瓶罂。元·作者:王恽《和曲山觅菜诗韵 其一》
呜呼是岂经远图,刑剭谁虞覆公餗。元·作者:张养浩《赠刘仲宪》
嘉实可供调鼎餗,长竿终自伴渔蓑。元·作者:吴当《赋梅竹轩寄太史杨公》
调羹尔无与,覆餗尔不忧。元末明初·作者:谢应芳《古鼎歌》
枕戈今日艰将泰,覆餗当年负且乘。元末明初·作者:李穑《十七日 其二》
窃禄深知招覆餗,逢人谩自说归田。明·作者:徐居正《次郑子文诗韵。兼柬赵之翰进士 其二》
士向棘围思贾餗,人从棠舍说康公。明·作者:徐居正《送全罗道观察使金公永濡 其一》
深惭覆餗招群谤,碌碌含糊又一年。明·作者:徐居正《香鼎》
年年移病关门卧,窃禄其于覆餗何。明·作者:徐居正《晓吟 其三》
公餗欲成忽覆鼎,银瓶汲绝还沈井。北宋·作者:苏舜钦《了语不了语 其一》
民德且恐报之时,餗肴礼鲜牲鱼肥。北宋·作者:王令《古庙》
莫思莼菜赋归欤,天上要公调鼎餗。北宋·作者:谢逸《送李希颜》
郁郁烹鲜具羹戛,浮浮炊餗忍馋涎。宋·作者:苏籀《雪斋即事一首》
长安调鼎黑头公,一旦覆餗腰领红。宋·作者:朱松《宣和乙巳题野人陈氏之馆》
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宋·作者:刘子翚《花椒》
势将覆餗不回首,事到出师方噬脐。宋·作者:咸淳士人《题贾似道养乐园》
茅檐一杯淡藜粥,有底工夫希鼎餗。南宋·作者:陆游《午枕》
鹿入深宫花解愁,牛登高鼎餗伤休。南宋·作者:赵慎《题张曲江像》
曾无导吏随贾餗,坐遣跛奚委葵菽。南宋·作者:郑清之《和葺芷笋诗》
鼎餗藜杯一概平,见君胸次匪瓶罂。元·作者:王恽《和曲山觅菜诗韵 其一》
呜呼是岂经远图,刑剭谁虞覆公餗。元·作者:张养浩《赠刘仲宪》
嘉实可供调鼎餗,长竿终自伴渔蓑。元·作者:吴当《赋梅竹轩寄太史杨公》
调羹尔无与,覆餗尔不忧。元末明初·作者:谢应芳《古鼎歌》
枕戈今日艰将泰,覆餗当年负且乘。元末明初·作者:李穑《十七日 其二》
窃禄深知招覆餗,逢人谩自说归田。明·作者:徐居正《次郑子文诗韵。兼柬赵之翰进士 其二》
士向棘围思贾餗,人从棠舍说康公。明·作者:徐居正《送全罗道观察使金公永濡 其一》
深惭覆餗招群谤,碌碌含糊又一年。明·作者:徐居正《香鼎》
年年移病关门卧,窃禄其于覆餗何。明·作者:徐居正《晓吟 其三》
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餗】【戌集下】【食字部】 餗;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420第20【唐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 音速。鼎實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正義】餗,糝也。八珍之膳,鼎之實也。【周禮·天官·醢人·糝食註】糝食,菜餗蒸。【疏】若今煮菜,謂之蒸萊也。 又【集韻】測角切,音促。義同。 【說文】本作 。【集韻】亦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