蓧字的含义
蓧字的解释
蓧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7
- 拼音:diào
- 繁体:蓧
- 笔画:13
- 部首:艹
蓧字寓意
【蓧】蓧 diào 古代一种竹编的耘田农具:“遇丈人以杖荷蓧。” 蓧 tiáo 羊蹄菜,一种草本植物,根可入药。 古同“条”。 蓧 dí 一种盛种子的竹编农具。
蓧字解释
【蓧】[①][diào][《集韻》徒弔切,去嘯,定。]亦作“莜1”。古代耘田用的竹器。[②][tiáo][《廣韻》吐彫切,平蕭,透。](1)草名。即羊蹄菜。(2)用同“條”。[③][dí][《廣韻》徒歷切,入錫,定。]盛谷种器。
蓧字诗词来源
【蓧】荷蓧衰翁似有情,相逢携手绕村行。唐·作者:李商隐《赠田叟》
鹿门隐士肯浪出,荷蓧丈人行不逢。北宋·作者:刘攽《将过孔处士庄闻处士往许昌不果往》
去郡五里安国寺,断蓬荒蓧成邱墟。北宋·作者:游酢《韩魏公读书堂》
荷蓧何人行叹息,馈浆与客更留连。宋·作者:苏籀《晴日纵步二首 其二》
不逢太乙然藜照,时借山翁荷蓧回。南宋·作者:刘克庄《送拄杖还僧》
却怜荷蓧非真隐,鸡黍殷勤止仲由。南宋·作者:刘克庄《吾里前辈林删定甫六十挂冠夹漈艾轩诸老皆为赋诗追次其韵》
不借山翁荷蓧去,未逢太乙然藜读。宋末元初·作者:王柏《寿藤杖行》
杏花菖叶雨声春,甘作明时荷蓧身。金·作者:赵秉文《题右丞画荷蓧图》
荷蓧老人留植杖,沧浪孺子来濯缨。宋末元初·作者:熊鉌《涌翠亭梅花》
仰天长叹竟何补,荷蓧长歌谁可招。元·作者:吴当《留岩峰寺 其二》
文帝九良徒饫刍,秦襄驷铁犹骖蓧。元·作者:李齐贤《道见月支使者献马归国》
琴书晓润红蕖雨,窗户秋含翠蓧风。明·作者:邓林《乾坤一草亭为江都罗谨文赋》
经旬烟雨暗东菑,荷蓧空林路欲迷。明·作者:苏平《拟积雨辋川庄》
萧条门巷雀堪罗,世事无心强逐波。明·作者:徐居正《又用前韵。寄一庵专上人 其一》
老去独便多自在,惯依丛蓧枕罾眠。明·作者:张吉《湘江渔父词四绝 其三》
荷蓧行歌与世违,鹤归城郭是耶非。明·作者:袁华《顾玉山新成钓月矶轩》
倘遇庞眉荷蓧者,应讥四体不曾勤。明·作者:王慎中《戏赠黄得山入山穫稻二首 其一》
晨门荷蓧惓惓意,卫磬一声千古愁。明·作者:霍与瑕《衡门逸叟歌》
□□方休还荷蓧,万斛秋光飞木杪。明末清初·作者:张萱《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 其十五》
荆扉农节不令关,荷蓧携壶任往还。明末清初·作者:阮大铖《山居同徵卿伟长共赋 其一》
鹿门隐士肯浪出,荷蓧丈人行不逢。北宋·作者:刘攽《将过孔处士庄闻处士往许昌不果往》
去郡五里安国寺,断蓬荒蓧成邱墟。北宋·作者:游酢《韩魏公读书堂》
荷蓧何人行叹息,馈浆与客更留连。宋·作者:苏籀《晴日纵步二首 其二》
不逢太乙然藜照,时借山翁荷蓧回。南宋·作者:刘克庄《送拄杖还僧》
却怜荷蓧非真隐,鸡黍殷勤止仲由。南宋·作者:刘克庄《吾里前辈林删定甫六十挂冠夹漈艾轩诸老皆为赋诗追次其韵》
不借山翁荷蓧去,未逢太乙然藜读。宋末元初·作者:王柏《寿藤杖行》
杏花菖叶雨声春,甘作明时荷蓧身。金·作者:赵秉文《题右丞画荷蓧图》
荷蓧老人留植杖,沧浪孺子来濯缨。宋末元初·作者:熊鉌《涌翠亭梅花》
仰天长叹竟何补,荷蓧长歌谁可招。元·作者:吴当《留岩峰寺 其二》
文帝九良徒饫刍,秦襄驷铁犹骖蓧。元·作者:李齐贤《道见月支使者献马归国》
琴书晓润红蕖雨,窗户秋含翠蓧风。明·作者:邓林《乾坤一草亭为江都罗谨文赋》
经旬烟雨暗东菑,荷蓧空林路欲迷。明·作者:苏平《拟积雨辋川庄》
萧条门巷雀堪罗,世事无心强逐波。明·作者:徐居正《又用前韵。寄一庵专上人 其一》
老去独便多自在,惯依丛蓧枕罾眠。明·作者:张吉《湘江渔父词四绝 其三》
荷蓧行歌与世违,鹤归城郭是耶非。明·作者:袁华《顾玉山新成钓月矶轩》
倘遇庞眉荷蓧者,应讥四体不曾勤。明·作者:王慎中《戏赠黄得山入山穫稻二首 其一》
晨门荷蓧惓惓意,卫磬一声千古愁。明·作者:霍与瑕《衡门逸叟歌》
□□方休还荷蓧,万斛秋光飞木杪。明末清初·作者:张萱《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 其十五》
荆扉农节不令关,荷蓧携壶任往还。明末清初·作者:阮大铖《山居同徵卿伟长共赋 其一》
蓧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蓧】【申集上】【艸字部】 蓧;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052第06【集韻】同莜。【說文】草田器。【論語】遇丈人以杖荷蓧。【註】蓧,竹器。 又【廣韻】徒歷切,音荻。義同。 又【集韻】他凋切,音祧。苗也。【爾雅·釋草】蓧蓨。 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