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蔐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蔐字寓意

【蔐】 dí 古同“荻”:“苗类絮,而不可为絮。

蔐字解释

【蔐】[①][dí][《廣韻》徒歷切,入鍚,定。]亦作“1”。亦作“藡1”。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同类。生长在水边。根茎都有节似竹,叶抱茎生,秋天生紫色或白色、草黄色花穗,茎可以编席箔。

蔐字诗词来源

【蔐】官家养芦化成荻。芦生不止自成积。魏晋·作者:无名氏《安帝义熙初童谣》
鹭羽凤箫参乐曲,荻园竹径接帷阴。初唐·作者:李迥秀《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唐·作者:杜甫《秋兴八首 其二》
波上荻花非雪花,风吹撩乱满袈裟。唐·作者:皎然《荅裴评事澄荻花间送梁肃拾遗》
画舸悠悠荻塘路,真僧与我相随去。唐·作者:皎然《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唐·作者:李嘉祐《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千艘财货朱桥下,一曲闾阎青荻间。中唐·作者:卢纶《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兼谒赵和州因呈上侍郎使君并戏简前历阳李明府》
此时满筵看一举,荻花忽旋杨花舞。中唐·作者:卢纶《和赵给事白蝇拂歌》
柳家汀洲孟冬月,云寒水清荻花发。唐·作者:朱长文《吴兴送梁补阙归朝赋得荻花》
鹤唳天边秋水空,荻花芦叶起西风。中唐·作者:陈羽《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中唐·作者: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渚蒲抽芽剑脊动,岸荻迸笋锥头铦。中唐·作者:刘禹锡《和牛相公溪醉歌见寄》
飘雪荻花铺涨渚,变霜枫叶卷平田。唐·作者:李绅《回望馆娃故宫》
菰蒋喂马行无力,芦荻编房卧有风。唐·作者:白居易《初到江州》
回看深浦停舟处,芦荻花中一点灯。唐·作者:白居易《浦中夜泊》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唐·作者:白居易《琵琶行》
落日樽前添别思,碧潭滩上荻花秋。中唐·作者:元稹《送故人归府》
缥缈临风思美人,荻花枫叶带离声。唐·作者:许浑《三十六湾》
洞庭风软荻花秋,新没青娥细浪愁。唐·作者:水府君《与郑德璘奇遇诗 其四》
芦荻花多触处飞,独凭虚槛雨微微。唐·作者:杜牧《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

蔐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蔐】【申集上】【艸字部】 蔐;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054第02同荻。【淮南子·說林訓】蔐苗類絮,而不可爲絮。【註】蔐,荻也,卽所謂蘆花絮也。【說文】作藡。【易·萑葦註】藡也。本作荻。詳見荻字,互見藡字註。

与蔐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蔐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蔐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