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字的含义
逮字的解释
逮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5
- 拼音:dài
- 繁体:逮
- 笔画:11
- 部首:辶
逮字寓意
【逮】逮 dài 到,及:力有未逮。 捉拿:逮捕。逮系。
逮字解释
【逮】[①][dài][《廣韻》徒耐切,去代,定。][《廣韻》特計切,去霽,定。](1)追上;赶上。(2)及;及至。(3)连及;接续。(4)及得上;比得上。(5)逮捕。(6)介词。趁。(7)副词。犹仅。(8)昔;以前。(9)姓。[②][dì][《廣韻》特計切,去霽,定。]见“逮2逮”、“逮2行”。[③][dǎi]方言。捉;抓。
逮字诗词来源
【逮】虽有不逮驱騑騑,或采于薄渔于矶。中唐·作者:韩愈《送区弘南归》
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中唐·作者: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玉纤亲出黄金赐,愈见中宫逮下心。唐末宋初·作者:宋白《宫词 其三十九》
仰承中壸垂芳裕,永播周南逮下诗。北宋·作者:夏竦《淑妃阁端午帖子 其四》
我无一事逮古人,谪官却得神仙境。北宋·作者: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远想渊云才不逮,略通邛僰计仍疏。北宋·作者:宋祁《答彭州职方朱员外公绰》
乘障一麾逮出守,终更三岁今来旋。北宋·作者:宋祁《罗承制自戎州罢归》
安逢后羿不乖暴,直与审悫弯强弓。北宋·作者:梅尧臣《日蚀》
逮今绵历几百祀,岘首巍然临汉水。北宋·作者:李康伯《襄州太守王侯复岘山羊公祠》
彼此并干名教罪,罪犹不逮谓斯人。北宋·作者:邵雍《题淮阴侯庙十首 其四》
欲状升平在歌颂,奈何才不逮升平。北宋·作者:邵雍《依韵和张静之少卿惠文房三物》
本为追胥宽逮系,何期僚属致增尤。北宋·作者:苏颂《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其一 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于时百里振嘉誉,逮今史简传清芳。北宋·作者:苏颂《送阎秘丞宰雩都》
杯盘衍溢逮舆隶,割肉酾酒如林池。北宋·作者:苏颂《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
世传一尾龟百龄,此龟逮见隋唐兴。北宋·作者:王安石《同王浚贤良赋龟得升字》
如其可学不可逮,三满夫子皆儒豪。北宋·作者:王令《答李公安》
寻根及枝逮条蘖,例不拔直皆旁偏。北宋·作者:王令《八桧图》
吾求一屋逮两月,贫不谋贵何以图。北宋·作者:王令《卜居》
语曰五谏吾从讽,仲尼逮有激而为。北宋·作者:王令《唐介》
逮今孤露历岁月,渐觉长大成疏顽。北宋·作者:陈舜俞《示诸弟》
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中唐·作者: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玉纤亲出黄金赐,愈见中宫逮下心。唐末宋初·作者:宋白《宫词 其三十九》
仰承中壸垂芳裕,永播周南逮下诗。北宋·作者:夏竦《淑妃阁端午帖子 其四》
我无一事逮古人,谪官却得神仙境。北宋·作者: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远想渊云才不逮,略通邛僰计仍疏。北宋·作者:宋祁《答彭州职方朱员外公绰》
乘障一麾逮出守,终更三岁今来旋。北宋·作者:宋祁《罗承制自戎州罢归》
安逢后羿不乖暴,直与审悫弯强弓。北宋·作者:梅尧臣《日蚀》
逮今绵历几百祀,岘首巍然临汉水。北宋·作者:李康伯《襄州太守王侯复岘山羊公祠》
彼此并干名教罪,罪犹不逮谓斯人。北宋·作者:邵雍《题淮阴侯庙十首 其四》
欲状升平在歌颂,奈何才不逮升平。北宋·作者:邵雍《依韵和张静之少卿惠文房三物》
本为追胥宽逮系,何期僚属致增尤。北宋·作者:苏颂《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其一 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于时百里振嘉誉,逮今史简传清芳。北宋·作者:苏颂《送阎秘丞宰雩都》
杯盘衍溢逮舆隶,割肉酾酒如林池。北宋·作者:苏颂《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
世传一尾龟百龄,此龟逮见隋唐兴。北宋·作者:王安石《同王浚贤良赋龟得升字》
如其可学不可逮,三满夫子皆儒豪。北宋·作者:王令《答李公安》
寻根及枝逮条蘖,例不拔直皆旁偏。北宋·作者:王令《八桧图》
吾求一屋逮两月,贫不谋贵何以图。北宋·作者:王令《卜居》
语曰五谏吾从讽,仲尼逮有激而为。北宋·作者:王令《唐介》
逮今孤露历岁月,渐觉长大成疏顽。北宋·作者:陈舜俞《示诸弟》
逮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逮】【酉集下】【辵字部】 逮;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259第18〔古文〕逯【廣韻】【集韻】【韻會】徒戴切【正韻】度耐切, 音代。【說文】及也。【易·繫辭】水火相逮。【註】水火不相入而相逮及。【書·周官】夙夜不逮。 又【正韻】追也。【前漢· 法志】逮繫。【註】辭之所及,則追捕之,故謂之逮。 又【集韻】【韻會】【正韻】 蕩亥切,音迨。與迨同。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大計切, 音第。逮逮,安和貌。【禮·孔子閒居】威儀逮逮。 又叶吐內切,音退。【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幷愛,跂行畢逮。考證:〔【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幷受,跂行必逮。〕 謹照原文受改愛。必改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