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字的含义
投字的解释
投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8
- 拼音:tóu
- 繁体:投
- 笔画:7
- 部首:扌
投字寓意
【投】投 tóu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刵 )。 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 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 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 发向:投射。投影。 寄,递送:投递。投稿。 合:投合。意气相投。 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投字解释
【投】[①][tóu][《廣韻》度侯切,平侯,定。](1)掷;扔。(2)向下跳。(3)掷入,投进去。(4)指下种。(5)仆倒;跌落。(6)投射。(7)置放;弃置。(8)迁置;贬徙。(9)投靠,投奔。(10)投宿。(11)投赠。(12)呈交;寄。(13)合;投合。(14)谓迎合。(15)犹靠近。(16)挥。(17)用。(18)投壶。(19)骰子。(20)泛指博棋,赌博。(21)介词。犹到,待。表示时间。(22)介词。犹向。表示方位、方向。(23)姓。汉有光禄投调。见《广韵·平侯》。[②][dòu][《集韻》大透切,去候,定。](1)同“酘”。酒再酿。(2)指以酒解酲。(3)通“逗”。停止,逗留。
投字诗词来源
【投】回澜瀄汩泛增雉。争河投岸掬盈指。南梁·作者:沈约《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五 忱威》
朝日夕月竟何取,投岩赴火空捐生。南齐·作者:王融《回向门诗》
人今投宠要须坚,会使岁寒恒度前。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著擅特在丘。投身饿虎求道门。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初唐·作者: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
夜夜空知心失眼,朝朝无便投胶漆。唐·作者:张鷟《游仙窟诗 赠崔十娘》
入关正投寒食前,还京遂落清明后。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传闻此处投竿住,遂使兹辰扈跸归。唐·作者:苏颋《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庄应制》
禽浮似挹羽觞杯,鳞跃疑投水心剑。唐·作者:万齐融《三日绿潭篇》
故人家在西长安,卖药往来投此山。唐·作者: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何必淮南投小吏,飞来□□化为金。唐·作者:李昂《驯鸽篇》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唐·作者:祖咏《望蓟门》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盛唐·作者: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鍊师院三首 其三》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傍投壶多玉女。盛唐·作者:李白《梁甫吟》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盛唐·作者:李白《相和歌辞 猛虎行》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盛唐·作者:李白《杂曲歌辞 其一 行路难三首》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盛唐·作者:李白《杂曲歌辞 其三 行路难三首》
朝日夕月竟何取,投岩赴火空捐生。南齐·作者:王融《回向门诗》
人今投宠要须坚,会使岁寒恒度前。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著擅特在丘。投身饿虎求道门。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初唐·作者: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
夜夜空知心失眼,朝朝无便投胶漆。唐·作者:张鷟《游仙窟诗 赠崔十娘》
入关正投寒食前,还京遂落清明后。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传闻此处投竿住,遂使兹辰扈跸归。唐·作者:苏颋《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庄应制》
禽浮似挹羽觞杯,鳞跃疑投水心剑。唐·作者:万齐融《三日绿潭篇》
故人家在西长安,卖药往来投此山。唐·作者: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何必淮南投小吏,飞来□□化为金。唐·作者:李昂《驯鸽篇》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唐·作者:祖咏《望蓟门》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盛唐·作者: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鍊师院三首 其三》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傍投壶多玉女。盛唐·作者:李白《梁甫吟》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盛唐·作者:李白《相和歌辞 猛虎行》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盛唐·作者:李白《杂曲歌辞 其一 行路难三首》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盛唐·作者:李白《杂曲歌辞 其三 行路难三首》
投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投】【卯集中】【手字部】 投; 康熙笔画:8; 页码:页421第13〔古文〕 【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 音頭。【說文】擿也。○按擿,卽擲也。【廣韻】棄也。【禮·曲禮】無投與狗骨。【疏】投,致也。棄其骨與犬也。 又贈也。【詩·衞風】投我以木瓜。 又【增韻】納也。【禮·樂記】投殷之後於宋。【註】舉徙之詞也。 又適也,託也。【後漢·張儉傳】儉得亡命,望門投止。 又掩也。【詩·小雅】相彼投兔,尚或先之。【箋】視彼人將掩兔,尚有先驅走之者。 又姓。周郇伯之後。桓王伐鄭,投先驅以策。其後氏焉。漢有光祿投調。 又【集韻】【韻會】【正韻】 大透切,音豆。句讀之讀通作投。【馬融·長笛賦】聆曲引者,觀法於節奏,察度於句投。 又與逗同。止也。又物相逗合也。【杜甫詩】遠投錦江波。 又酒再釀曰酘。亦通作投。【字林】重醞也。【梁元帝·樂府】宜城投酒今行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