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擞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sòu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擞字寓意

【擞】 (擻) sòu 用通条插到火炉里抖动,使炉灰落下去:把炉子 (擻) sǒu 〔抖〕见“ (擻)抖”。

擞字解释

【擞】[①][sǒu][《廣韻》蘇后切,上厚,心。]“1”的繁体字。(1)见“抖擻”。(2)颤抖貌。参见“擻抖抖”。[②][sòu]“2”的繁体字。(1)通。(2)特指用通条插到火炉里,把灰抖掉。

擞字诗词来源

【擞】抖擞精神著意看,无形无影悟不难。中唐·作者:大义《坐禅铭》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中唐·作者:韩愈《游祝融峰》
斗擞弊袍春晚后,摩挲病脚日阳前。唐·作者:白居易《病后寒食》
宦情斗擞随尘去,乡思销磨逐日无。唐·作者:白居易《荅州民》
抖擞尘缨捋白须,半酣扶起问司徒。唐·作者:白居易《戏问牛司徒》
试把临流抖擞看,琉璃珠子泪双滴。晚唐·作者:顾云《苔歌》
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擞衣裾藓色侵。唐末至五代·作者:尚颜《秋夜吟》
寻常抖擞怀中策,可便降他两鬓丝。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偶吟》
京洛红尘旧满衣,总脱临风都抖擞。北宋·作者:晁迥《仿归去来辞》
暂来谁更辞硗确,抖擞尘缨聊浣濯。北宋·作者:鲁宗道《题汤泉院壁》
寄语姑苏孙刺史,也须抖擞老精神。宋·作者:孙冕《书苏州厅壁》
衣上京尘莫厌多,斗擞中流云在望。北宋·作者:梅尧臣《送黄殿丞通判润州》
西风一棹思鲈兴,抖擞尘缨归旧庐。北宋·作者:文彦博《嘉祐中余尹河南与少师李公明龙图董巨源集贤王伯初同游龙门渔者得鳜鱼数十尾以助杯柈饮兴皆欢日月云迈几二十年感旧念游作忆鲈诗乃思鲈之比也 其一》
抖擞尘襟莫回首,谤书终不到溪山。北宋·作者:苏舜钦《阻风野步有感呈子履》
抖擞尘中千万虑,海风高处坐披襟。北宋·作者:韩维《和十一侍郎》
尘埃抖擞无馀事,却忆磻溪旧钓竿。北宋·作者:王圭《琼林苑御筵送致政太师潞国文公归西洛》
但知抖擞红尘去,莫问鬅鬙白发催。北宋·作者:曾巩《看花》
匆匆一棹向东行,抖擞空囊无一金。北宋·作者:徐积《送吕清叔 其三》
摇笔吟哦有裂管,倒囊抖擞无遗笺。北宋·作者:徐积《雪 其四》
清明前后峭寒时,好把香绵閒抖擞。北宋·作者:徐积《杨柳枝》

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擞】【卯集中】【手字部】 擻;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459第20【唐韻】【集韻】 蘇后切,音叟。抖擻,舉也。【王維詩】抖擻辭貧里。【釋氏要覽】梵語杜多,華言抖擻。亦作斗藪。

与擞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擞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