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俞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俞字寓意

【俞】 yú 文言叹词,表示允许:允(原指帝王允许臣下的请求,后在一般书信中用作请对方允许的敬辞)。 安:“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然而以待耳”。 姓。 yù 古同“愈”,更加。 病愈。 shù 同“腧”。

俞字解释

【俞】[①][yú][《廣韻》羊朱切,平虞,以。]“兪1”的新字形。(1)表示应答和首肯,犹是、对。(2)表示感慨。(3)答应;允许。(4)报答;答谢。(5)安定。参见“然”。(6)通“踰”。越过;超过。(7)通“渝”。(8)通“愉”。参见“”。(9)姓。[②][yù][《集韻》勇主切,上噳,以。]“兪2”的新字形。(1)通“愈”。更加;越发。(2)通“瘉”。病痊愈。(3)通“諭”。参见“2咨”。(4)见“呴”。[③][shù][《集韻》舂遇切,去遇,書。]“兪3”的新字形。(1)通“腧”。人体穴位的总称。(2)通“腧”。针灸穴位分类名。指五腧穴(井、荥、腧、经、合)的腧穴。(3)通“腧”。专指人体背部穴位。(4)通“腧”。泛指人体的某些部位。(5)通“隃”。[④][shū][《集韻》舂朱切,平虞,書。]“兪4”的新字形。通“鄃1”。汉侯国名。地在今山东夏津县。[⑤][chòu][《廣韻》丑救切,去宥,徹。]“兪5”的新字形。姓。汉有司徒掾連。见《广韵·去宥》。

俞字诗词来源

【俞】俞贯之辞魏仲先,终南归去落花天。北宋·作者:魏野《送俞太中山人归终南》
归朝圣旨俞佥望,畿内封侯养重权。宋·作者:李畋《送钤辖馆使王公》
帝俞荒址创毗耶,茂岭烟篁占一涯。北宋·作者:叶参《入天章道中》
奏牍金门奉帝俞,平明鸾省剖铜符。北宋·作者:杨亿《陈小著从易知邵武军》
内史清班近侍臣,过家恩告曰俞新。北宋·作者:宋庠《送石舍人赐告还乡》
奏函一上闻法座,诏劄即日来谐俞。北宋·作者:何郯《益州州学圣训堂》
康时远术推贤业,造膝嘉猷协帝俞。北宋·作者:文彦博《司马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词 其一》
俞请分符入赣川,过家为幸获于天。北宋·作者:赵抃《得守虔州过乡邦赠别衢州太守高赋同年》
老守七章还印绶,俞音朝暮出宸衷。北宋·作者:赵抃《次韵前人怀西湖之游》
君恩早赐俞音下,即拥菟裘故里还。北宋·作者:赵抃《次韵许遵少卿见寄》
预想俞音还印日,鹭涛秋色上行衣。北宋·作者:赵抃《喜吴评少卿致政》
里彦昔陪公共荐,帝俞今幸我先休。北宋·作者:赵抃《送郑琰大夫赴建昌军》
累岁辞荣得帝俞,老来天幸更谁如。北宋·作者:赵抃《退居十咏 其九 负郭田》
俞音分得郡印绶,毗陵地与桐庐邻。北宋·作者:赵抃《和范御史见赠》
吁俞敕戒成典要,垂覆后世如穹旻。北宋·作者:蔡襄《御笔赐字诗》
本羞管仲令君霸,无用俞儿走马前。北宋·作者:刘敞《古北口》
圣俞晚出江海壖,眉目自觉真神仙。北宋·作者:刘敞《同永叔哭圣俞》
大夫才业帝都俞,清洁寒冰在玉壶。北宋·作者:刘挚《送许敏修使二浙二首 其一》
英庙激赏人中祥,俞旨颁降政事堂。北宋·作者:黄师道《赠陈公衮》
立朝壮齿名已高,君相都俞采风迹。北宋·作者:韦骧《送皮献臣郎中赴河朔》

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俞】【子集中】【人字部】 俞;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05第21俗兪字。

与俞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俞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