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字的含义
裙字的解释
裙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3
- 拼音:qún
- 繁体:裙
- 笔画:12
- 部首:衤
裙字寓意
【裙】裙 qún 一种围在腰以下的服装:裙子。裙钗。筒裙。连衣裙。百褶裙。 像裙子的东西:墙裙。鳖裙。裙礁(海岸边的珊瑚礁)。
裙字解释
【裙】[①][qún][《廣韻》渠云切,平文,羣。]亦作“裠1”。(1)古谓下裳,男女同用。今专指妇女的裙子。(2)比喻围在物体下边,像裙子的东西。(3)指帽缘周围下垂的薄纱细网。(4)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裙字诗词来源
【裙】双袂齐举鸾凤翔,罗裙飘遥昭仪光。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南梁·作者:萧绎《乌栖曲四首 其三》
含态眼语悬相解,翠带罗裙入为解。陈朝·作者:陈叔宝《乌栖曲三首 其二》
舞裙拂履喧珠佩,歌响出扇绕尘梁。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夹禅后裙露。隋·作者:无名氏《捉搦歌 其二》
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隋末唐初·作者:谢偃《乐府新歌应教》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初唐·作者:武则天《杂曲歌辞 如意娘》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初唐·作者:卢照邻《长安古意》
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唐初·作者:李峤《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初唐·作者: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盛唐·作者:孟浩然《春情》
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蛾亦效嚬。唐·作者:王翰《观蛮童为伎之作》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作者:万楚《五日观妓》
合欢锦带蒲萄花,连理香裙石榴色。唐·作者:阎德隐《薛王花烛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盛唐·作者: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其二》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盛唐·作者:崔颢《七夕》
手把铜章望海云,夫人江上泣罗裙。唐·作者:岑参《送李明府赴睦州便拜觐太夫人》
翠羽珊珊金缕裙,清歌时惜世间闻。唐·作者:岑参《冀国夫人歌辞七首 其五》
知尔园林压渭滨,夫人堂上泣罗裙。唐·作者: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唐·作者:常建《古兴》
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南梁·作者:萧绎《乌栖曲四首 其三》
含态眼语悬相解,翠带罗裙入为解。陈朝·作者:陈叔宝《乌栖曲三首 其二》
舞裙拂履喧珠佩,歌响出扇绕尘梁。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夹禅后裙露。隋·作者:无名氏《捉搦歌 其二》
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隋末唐初·作者:谢偃《乐府新歌应教》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初唐·作者:武则天《杂曲歌辞 如意娘》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初唐·作者:卢照邻《长安古意》
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唐初·作者:李峤《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初唐·作者: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盛唐·作者:孟浩然《春情》
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蛾亦效嚬。唐·作者:王翰《观蛮童为伎之作》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作者:万楚《五日观妓》
合欢锦带蒲萄花,连理香裙石榴色。唐·作者:阎德隐《薛王花烛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盛唐·作者: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其二》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盛唐·作者:崔颢《七夕》
手把铜章望海云,夫人江上泣罗裙。唐·作者:岑参《送李明府赴睦州便拜觐太夫人》
翠羽珊珊金缕裙,清歌时惜世间闻。唐·作者:岑参《冀国夫人歌辞七首 其五》
知尔园林压渭滨,夫人堂上泣罗裙。唐·作者: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唐·作者:常建《古兴》
裙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裙】【申集下】【衣字部】 裙;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117第24〔古文〕 【唐韻】【韻會】渠云切【集韻】衢云切, 音羣。【說文】下裳也。【釋名】裙,羣也,連接裾幅也。【張華·白紵歌】羅裙飄颻昭儀光。 又中裙,近身衣也。【史記·萬石君傳】取親中裙厠牏身自浣滌。 又鼈甲邊曰裙。【五代史補】僧謙光有才辨,飮酒食肉。嘗云:但願鵞生四掌,鼈留兩裙足矣。 【韻會】本作帬。【類篇】作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