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字的含义
蠻字的解释
蠻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25
- 拼音:mán
- 繁体:蠻
- 笔画:25
- 部首:虫
蠻字寓意
【蠻】蠻 mán 见“蛮”。
蠻字解释
【蠻】[①][mán][《廣韻》莫還切,平删,明。]“蛮1”的繁体字。(1)荒野遥远,不设法制的地方。我国古代对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2)古代亦指国外。参见“蠻舶”、“蠻船”。(3)粗野;强悍。(4)指南方口音,不易听懂。(5)奴婢。(6)方言。副词。很;满;挺。(7)唐诗人白居易妾小蛮的简称。小蛮细腰善舞,后因借指舞伎。(8)我国古代部落名。参见“蠻子”、“蠻氏”。(9)古代寓言中的小国名。(10)水兽名。(11)水名。(12)姓。见《通志·氏族略二》。
蠻字诗词来源
【蠻】蛮夷朝贺常会期。柱枅欂栌相枝持。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四灵百端皆符身,九夷八蛮咸来宾。初唐·作者:陈元光《圣作物睹》
䌽云荡漾不可见,绿萝蒙茸鸟绵蛮。唐·作者: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唐·作者: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其二》
蛮溪豪族小动摇,世封刺史非时朝。唐·作者:杜甫《自平》
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唐·作者:杜甫《秋风二首 其一》
蛮夷长老怨苦寒,昆崙天关冻应折。唐·作者:杜甫《后苦寒行二首 其一》
是日霜风冻七泽,乌蛮落照衔赤壁。唐·作者:杜甫《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迎娘歌喉玉䆗窱,蛮儿舞带金葳蕤。盛唐·作者:杨玉环《句》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中唐·作者:韦应物《听莺曲》
蛮府参军趋传舍,交州刺史拜行衣。唐·作者:韩翃《送刘评事赴广州使幕》
寒天暮雪空山里,几处蛮家是主人。唐·作者:韩翃《送客贬五溪》
亚相何年镇百蛮,生涯万事瘴云间。中唐·作者:戎昱《哭黔中薛大夫》
泸南五将望君还,愿以天书示百蛮。中唐·作者: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
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中唐·作者:卢纶《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野艇秋。唐·作者:皇甫松《浪淘沙二首 其二》
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中唐·作者:王建《江陵即事》
草馆门临广州路,夜闻蛮语小江边。中唐·作者:王建《江馆对雨》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四灵百端皆符身,九夷八蛮咸来宾。初唐·作者:陈元光《圣作物睹》
䌽云荡漾不可见,绿萝蒙茸鸟绵蛮。唐·作者: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唐·作者: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其二》
蛮溪豪族小动摇,世封刺史非时朝。唐·作者:杜甫《自平》
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唐·作者:杜甫《秋风二首 其一》
蛮夷长老怨苦寒,昆崙天关冻应折。唐·作者:杜甫《后苦寒行二首 其一》
是日霜风冻七泽,乌蛮落照衔赤壁。唐·作者:杜甫《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迎娘歌喉玉䆗窱,蛮儿舞带金葳蕤。盛唐·作者:杨玉环《句》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中唐·作者:韦应物《听莺曲》
蛮府参军趋传舍,交州刺史拜行衣。唐·作者:韩翃《送刘评事赴广州使幕》
寒天暮雪空山里,几处蛮家是主人。唐·作者:韩翃《送客贬五溪》
亚相何年镇百蛮,生涯万事瘴云间。中唐·作者:戎昱《哭黔中薛大夫》
泸南五将望君还,愿以天书示百蛮。中唐·作者: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
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中唐·作者:卢纶《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野艇秋。唐·作者:皇甫松《浪淘沙二首 其二》
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中唐·作者:王建《江陵即事》
草馆门临广州路,夜闻蛮语小江边。中唐·作者:王建《江馆对雨》
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蠻】【申集中】【虫字部】 蠻; 康熙笔画:25; 页码:页1104第25【唐韻】莫還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還切, 音獌。【玉篇】南夷名。【書·禹貢】三百里蠻。【傳】以文德蠻來之不制以法。【周禮·夏官·大司馬】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疏】蠻者縻也,縻繫之以政敎也。【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唐書·南蠻傳】有十姓白蠻,五姓烏蠻。 又綿蠻,鳥聲。【詩·大雅】綿蠻黃鳥。 又蠻蠻,鳥名。【山海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又水名。【戰國策】灓水齧其墓。《春秋後語》作蠻水。 又雷名。【道書】五雷,五曰蠻雷。 又姓。【通志·氏族略】蠻氏芈姓,荆楚之後因氏焉。 又【韻補】彌鄰切,音民。【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叶上珍字韻。 又【古音攷】叶音眠。【曹植·王粲誄】翕然鳳舉,遠竄荆蠻。身窮志達,居鄙行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