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翁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wēng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翁字寓意

【翁】 wēng 老头儿:老。渔。“塞失马,焉知非福”。 父亲:“家祭无忘告乃”。 丈夫的父亲:姑(公婆)。 妻子的父亲:婿。 姓。 鸟颈毛。

翁字解释

【翁】[①][wēng][《廣韻》烏紅切,平東,影。](1)鸟颈毛。(2)祖父。(3)父亲。(4)夫之父;妻之父。参见“姑”、“婿”。(5)舅父。(6)称帝王。(7)旧时官场中的尊称。(8)对年长者的尊称。亦泛指年老的男子。(9)老者自称。(10)通“滃”。参见“博”。(11)姓。[②][wěng][《集韻》鄔孔切,上蕫,影。]见“2”。

翁字诗词来源

【翁】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魏晋·作者:无名氏《南土为杜预歌》
中兴寺内白凫翁。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孝昭时童谣》
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隋·作者:无名氏《捉搦歌 其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初唐·作者:刘希夷《相和歌辞 白头吟》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初唐·作者:刘希夷《相和歌辞 白头吟》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盛唐·作者:李颀《野老曝背》
数年作吏家屡空,谁道黑头成老翁。盛唐·作者:李颀《欲之新乡荅崔颢綦毋潜》
不见古时塞上翁,倚伏由来任天作。盛唐·作者:李颀《别梁锽》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盛唐·作者: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盛唐·作者:高适《金城北楼》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盛唐·作者:高适《寄宿田家》
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盛唐·作者:高适《古歌行》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谁比数。盛唐·作者:高适《杂曲歌辞 其一 行路难二首》
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盛唐·作者: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厓山居》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盛唐·作者:李白《和卢侍御通塘曲》
虽无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钱少阳。盛唐·作者: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盛唐·作者:李白《杂歌谣辞 襄阳歌》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盛唐·作者:王维《夷门歌》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唐·作者:张谓《代北州老翁荅》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唐·作者:张谓《代北州老翁荅》

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翁】【未集中】【羽字部】 翁;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955第21【廣韻】【正韻】烏紅切【集韻】【韻會】烏公切, 音螉。【說文】頸毛也。【玉篇】鳥頸下毛。【前漢·禮樂志】赤鴈集六紛員,殊翁雜五采文。【註】孟康曰:翁,鴈頸。 又【玉篇】飛貌。 又【廣雅】翁,父也。【史記·項羽紀】吾翁卽若翁。 又【玉篇】老稱。【史記·灌將軍傳】與長孺共一老禿翁。【註】年老頭禿也。 又姓。【前漢·貨殖傳】翁伯以脂而傾縣邑。 又【集韻】【正韻】 鄔孔切,音 。【周禮·天官·酒正註】盎,猶翁也。成而翁翁然,蔥白色,如今酇白矣。【釋文】翁,音嗚動反。一音於勇反。 又【韻補】葉烏光切。【道藏歌】霄駢縱橫舞。紫蓋託朱方。風塵有憂哀,隕我白鬢翁。 又【玉篇】或作 。

与翁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翁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