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字的含义
軒字的解释
軒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10
- 拼音:xuān
- 繁体:軒
- 笔画:10
- 部首:車
軒字寓意
【軒】軒 xuān 见“轩”。
軒字解释
【軒】[①][xuān][《廣韻》虚言切,平元,曉。]“轩1”的繁体字。“昕2”的被通假字。(1)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2)泛指车子。(3)车厢。(4)车子前高后低貌。(5)上举,扬起;开张。(6)飞翔;飞举貌。(7)指舞貌。(8)看重;提高;抬高。(9)乘车。(10)楼板,栏槛。《楚辞·招魂》:“高堂邃宇,檻層軒些。”王逸注:“軒,樓版也。”一说为飞檐。洪兴祖补注:“一云檐宇之末曰軒。”(11)有窗户的长廊。(12)窗户。(13)屋檐。(14)堂前屋檐下的平台。(15)房室。(16)以敞朗为特点的建筑物,如亭、阁、棚之类。(17)指厕所。(18)轩辕的省称。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19)轩辕的省称。古星名。(20)宽悦貌。(21)用同“揎”。推,撵。(22)姓。[②][xiàn][《集韻》許建切,去願,曉。]“轩2”的繁体字。大的肉片。
軒字诗词来源
【軒】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轩冕婀那翠云中。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六》
璇宫夜静当轩织。十六国·作者:王嘉《白帝子歌》
于维盛世即轩妫。朝酆宴镐复在斯。南梁·作者:沈约《上巳华光殿诗》
恒思昔日稻粱恩,理翮整翰上君轩。陈朝·作者:阮卓《赋得黄鹄一远别诗》
雕轩绣户花恒发,珠帘玉砌移明月。陈朝·作者:陈叔宝《东飞伯劳歌》
飞楼绮观轩若惊,花簟罗帏当夜清。隋·作者: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 其二 江都夏》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隋·作者:李衍《过白卫岭和韩昭》
桃径李蹊绝芳园,炎氛炽日满愁轩。隋末唐初·作者:蔡瑰《夏日闺怨》
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唐初·作者:李峤《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初唐·作者:郭震《寄刘校书》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初唐·作者:宋之问《龙门应制》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初唐·作者:沈佺期《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轩辕乘龙万岁春,穆观王母存昆崙。初唐·作者:陈元光《真人操》
纵棹洄沿萍溜合,开轩眺赏麦风和。初唐·作者:李乂《兴庆池侍宴应制》
上客由来轩盖重,幽人自觉薜萝轻。武周·作者:薛曜《九城寻山水》
六龙骧首晓骎骎,七圣陪轩集颍阴。初唐·作者:张易之《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绮窗虫网氛尘色,文轩莺对桃李颜。初唐·作者:吴少微《相和歌辞 怨歌行》
街鼓喧喧日将夕,去棹归轩两相迫。唐·作者:张说《离会曲》
当轩半落天河水,绕径全低月树枝。唐·作者:苏颋《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轩冕婀那翠云中。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六》
璇宫夜静当轩织。十六国·作者:王嘉《白帝子歌》
于维盛世即轩妫。朝酆宴镐复在斯。南梁·作者:沈约《上巳华光殿诗》
恒思昔日稻粱恩,理翮整翰上君轩。陈朝·作者:阮卓《赋得黄鹄一远别诗》
雕轩绣户花恒发,珠帘玉砌移明月。陈朝·作者:陈叔宝《东飞伯劳歌》
飞楼绮观轩若惊,花簟罗帏当夜清。隋·作者: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 其二 江都夏》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隋·作者:李衍《过白卫岭和韩昭》
桃径李蹊绝芳园,炎氛炽日满愁轩。隋末唐初·作者:蔡瑰《夏日闺怨》
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唐初·作者:李峤《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初唐·作者:郭震《寄刘校书》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初唐·作者:宋之问《龙门应制》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初唐·作者:沈佺期《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轩辕乘龙万岁春,穆观王母存昆崙。初唐·作者:陈元光《真人操》
纵棹洄沿萍溜合,开轩眺赏麦风和。初唐·作者:李乂《兴庆池侍宴应制》
上客由来轩盖重,幽人自觉薜萝轻。武周·作者:薛曜《九城寻山水》
六龙骧首晓骎骎,七圣陪轩集颍阴。初唐·作者:张易之《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绮窗虫网氛尘色,文轩莺对桃李颜。初唐·作者:吴少微《相和歌辞 怨歌行》
街鼓喧喧日将夕,去棹归轩两相迫。唐·作者:张说《离会曲》
当轩半落天河水,绕径全低月树枝。唐·作者:苏颋《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軒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軒】【酉集下】【車字部】 軒;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240第03【廣韻】【集韻】【韻會】 虛言切,音掀。【說文】曲輈轓車也。【徐曰】載物則直輈。軒,大夫以上車。轓,兩旁壁也。【左傳·閔二年】鶴有乘軒者。【註】軒,大夫車。【又】歸夫人魚軒。【註】魚軒,夫人車。又【定九年】與之犀軒。【註】犀軒,卿車。夫人車以魚爲飾,卿車以犀皮爲飾也。 又車前高曰軒,前下曰輊。【詩·小雅】戎車旣安,如輊如軒。【註】輊,車覆而前也。軒,車却而後也。【後漢·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註】言爲人無所輕重也。 又檐宇之末曰軒。【左思·魏都賦】周軒中天。【註】周軒,長廊有窗而周迴者。 又殿堂前檐特起曲椽無中梁者亦曰軒。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臺,曰臨軒。【前漢·史丹傳】天子自臨軒檻。【註】軒檻,欄版也。 又軒縣,樂縣也。【周禮·春官·小胥】諸侯軒縣。【註】軒縣三面,其形曲,故又謂之曲縣。 又笑貌。【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天祿外史】韓王軒然仰笑。 又舞貌。【淮南子·道應訓】軒軒然迎風而舞。 又自得之貌。【唐書·孔戣傳】軒軒自得。又與憲通。【禮·樂記】致右憲左。【註】憲讀爲軒,足仰也。 又黎軒,國名。【史記·大宛傳】北有奄蔡、黎軒。【註】國在西海之西。 又姓。黃帝號軒轅,後因爲氏。又軒丘,複姓。梁相軒丘豹。 又【集韻】【韻會】 許建切,音憲。【禮·內則】麋鹿田豕,麕皆有軒。【註】切肉大如藿葉也。 又【集韻】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漢·功臣表】衆利侯伊卽軒。 又【集韻】許偃切,音幰。車軾。 又【篇海】呼旱切。與 通。人名。鄭有軒虎。 又叶許斤切,音欣。【陸雲·夏府君誄】丘園靡滯,鸞驥憑軒。豈方伊類,捉髮躬勤。考證:〔【禮·樂記】坐右憲左。〕 謹照原文坐右改致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