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字的含义
阜字的解释
阜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8
- 拼音:fù
- 繁体:阜
- 笔画:8
- 部首:阜
阜字寓意
【阜】阜 fù 土山:高阜。如山如阜。 盛,多,大:物阜民丰。民殷财阜。
阜字解释
【阜】[①][fù][《廣韻》房久切,上有,奉。]亦作“峊1”。亦作“阝1”。(1)土山。(2)山。(3)强健;肥壮。(4)高。(5)丰厚,富有。(6)谓使之丰厚、富有。(7)敦厚;淳厚。(8)谓使之淳厚。(9)旺盛。(10)繁衍生息。(11)看重;重视。(12)指百姓。(13)安定;安宁。(14)谓使之安宁。(15)用同“父”。参见“阜老”。
阜字诗词来源
【阜】嘉祥阜兮集皇都。东汉·作者:班固《白雉诗》
庶物盛长咸殷阜,恩覃四冥被九有。南朝宋·作者:谢庄《宋明堂歌九首 其五 歌赤帝》
累累堆阜藏奔突,往往坡陀纵超越。唐·作者:杜甫《沙苑行》
山横碧立并雄岷,大阜洪川共降神。中唐·作者:欧阳詹《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生于碛礰善驰走,万里南来困丘阜。中唐·作者:刘禹锡《伤我马词》
铜梁公阜□□□,□□□□□□□。中唐·作者:薛涛《题从生假山》
霏微对岸漳边雨,堆阜邻疆蓟北沙。唐·作者:薛能《送人归上党》
明霜义分成虚话,阜俗文章惜暗投。唐·作者:薛逢《惊秋》
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唐·作者:崔铉《进宣宗收复河湟诗》
尸填汉水连荆阜,血染湘云接楚波。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
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晚唐·作者:唐彦谦《金陵九日》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唐末·作者:吴融《望嵩山》
小山丛桂且为伴,钟阜白云长自归。唐末·作者:吴融《太湖石歌》
久别莫忘庐阜约,却来须有洞庭诗。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寄体休》
贪程只为看庐阜,及到停舟恨颇浓。五代·作者:李建勋《岁暮晚泊望庐山不见因怀岳僧呈察判》
赤城未到诗先寄,庐阜曾游梦已遥。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闲登钟阜林泉晚,梦去沃洲风雨寒。南唐·作者:李中《赠谦明上人》
庐阜烟霞谁是主,虎溪风月属何人。南唐至宋初·作者:孙咸《题九天使者庙》
遥望楚江波迥急,却分庐阜影偏多。北宋·作者:孙何《咏华林书院》
江南到处佳山水,庐阜丹霞是胜游。北宋·作者:寇准《庐山》
庶物盛长咸殷阜,恩覃四冥被九有。南朝宋·作者:谢庄《宋明堂歌九首 其五 歌赤帝》
累累堆阜藏奔突,往往坡陀纵超越。唐·作者:杜甫《沙苑行》
山横碧立并雄岷,大阜洪川共降神。中唐·作者:欧阳詹《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生于碛礰善驰走,万里南来困丘阜。中唐·作者:刘禹锡《伤我马词》
铜梁公阜□□□,□□□□□□□。中唐·作者:薛涛《题从生假山》
霏微对岸漳边雨,堆阜邻疆蓟北沙。唐·作者:薛能《送人归上党》
明霜义分成虚话,阜俗文章惜暗投。唐·作者:薛逢《惊秋》
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唐·作者:崔铉《进宣宗收复河湟诗》
尸填汉水连荆阜,血染湘云接楚波。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
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晚唐·作者:唐彦谦《金陵九日》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唐末·作者:吴融《望嵩山》
小山丛桂且为伴,钟阜白云长自归。唐末·作者:吴融《太湖石歌》
久别莫忘庐阜约,却来须有洞庭诗。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寄体休》
贪程只为看庐阜,及到停舟恨颇浓。五代·作者:李建勋《岁暮晚泊望庐山不见因怀岳僧呈察判》
赤城未到诗先寄,庐阜曾游梦已遥。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闲登钟阜林泉晚,梦去沃洲风雨寒。南唐·作者:李中《赠谦明上人》
庐阜烟霞谁是主,虎溪风月属何人。南唐至宋初·作者:孙咸《题九天使者庙》
遥望楚江波迥急,却分庐阜影偏多。北宋·作者:孙何《咏华林书院》
江南到处佳山水,庐阜丹霞是胜游。北宋·作者:寇准《庐山》
阜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阜】【戌集中】【阜字部】 阜; 康熙笔画:8; 页码:页1345第01〔古文〕 【唐韻】【集韻】房九切【韻會】扶缶切【正韻】房缶切, 音 。【爾雅·釋地】大陸曰阜。【說文】山無石者。【釋名】土山曰阜,言高厚也。【詩·小雅】如山如阜。 又大也。【書·周官】阜成兆民。【註】大成兆民之性命。 又【玉篇】肥也。【詩·秦風】駟驖孔阜。【疏】馬甚肥大也。 又盛也。【詩·鄭風】火烈具阜。【傳】阜,盛也。 又多也。【詩·小雅】爾殽旣阜。【傳】阜,猶多也。 又長也。【魯語】助生阜也。 又山名。【左傳·文十六年】楚大饑,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 又地名。【禮·明堂位】封周公于曲阜。又【左傳·文十五年】置諸堂阜。又阜城,屬渤海郡,阜陵,屬九江郡。 見【前漢·地理志】。 又阜螽,蟲名。【詩·召南】趯趯阜螽。【傳】阜螽,蠜也。 又【韻會】佛寺曰香界,亦曰香阜。 又叶敷救切,音覆。【梁鴻詩】惟季春兮華阜,麥含英兮方秀。哀茂時兮逾邁,愍芳香兮日臭。【 第·詩古音考】阜字,可上可去。又叶房詭切。【劉邵·趙都賦】羣后紛其旣醉,遠人仡以宴喜。悅皇風之舄奕,羨我邦之殷阜。 又叶符遇切,音附。【裴秀大蜡詩】告成伊何,年豐物阜。禮 孝祀,介兹萬祜。◎按唐韻正,四十四有之半,古與篠小巧皓四韻通爲一韻。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兩服齊首,兩驂如手,叔在藪,火烈具阜。小雅,田車旣好,四牡孔阜,東有甫草,駕言行狩。又吉日維戊,旣伯旣禱,田車旣好,四牡孔阜,易林,倬然遠咎,辟害高阜,田獲三狐,巨貝爲寶。桓驎七說,超絕壑,踰懸阜。馳猛禽,射勁鳥。王粲瑪瑙勒賦,總衆材而課美,信莫臧於瑪瑙,被文采之華飾,雜朱綠於蒼阜。左思魏都賦,矞雲翔龍,澤馬於阜,山圖其石,川形其寶。韻會小補,於紙韻遇韻俱云叶音,非。 【說文】本作 。【集韻】同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