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字的含义
涪字的解释
涪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2
- 拼音:fú
- 繁体:涪
- 笔画:11
- 部首:氵
涪字寓意
【涪】涪 fú 〔涪江〕水名,在中国四川省中部,注入嘉陵江。
涪字解释
【涪】[①][fú][《廣韻》縛謀切,平尤,奉。](1)通“浮”。参见“涪湛”。(2)水名。在四川省中部,源出松潘县,东南流经平武、绵阳、三台、遂宁、潼南至合川县入嘉陵江。参阅《说文·水部》“涪”段玉裁注。(3)古州名。故治所在今四川省涪陵市。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四·重庆府》。[②][póu][《集韻》蒲侯切,平矦,並。]见“涪2漚”。
涪字诗词来源
【涪】归云已落涪江外,还雁应过洛水瀍。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唐·作者:杜甫《野望》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唐·作者:杜甫《九日》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唐·作者:杜甫《去秋行》
滩声曲折涪州水,云影低衔富乐山。中唐·作者:乔琳《绵州越王楼即事》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中唐·作者:李端《赠道士》
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涪州。中唐·作者:元稹《寒食日》
怜君伴我涪州宿,犹有心情彻夜弹。中唐·作者:元稹《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 其二》
家住涪江汉语娇,一声歌戛玉楼箫。唐末·作者:李洞《赠庞鍊师》
客卧涪江蘸月厅,知音唤起进趋生。唐末·作者:李洞《乙酉岁自蜀随计趁试不及》
云锁涪江水似天,又闻怀杲已升仙。前蜀·作者:光业《征李怀杲嘲道门 其一》
梓潼江口涪江上,深僻还如樗杜村。北宋·作者:张士逊《寄唐山人》
涪陵古群接青台,巴俗频思叔度来。北宋·作者:文彦博《送郭屯田牧涪陵》
涪江东岸有云林,峦岭萦回涧谷深。北宋·作者:文同《上亭北轩对月吹笛得才元舍人昭华引醉霜月草堂吟皆诗谱也 其三》
后同先满去涪上,数月复来为属郡。北宋·作者:文同《送提刑司勋》
涪江风月为谁清,莫向涪翁问姓名。北宋·作者:鲜于侁《涪江风月》
万古涪江流不尽,渔矶月似旧时明。北宋·作者:鲜于侁《涪江风月》
涪城又领铜鱼契,锦里先驰驷马车。北宋·作者:苏颂《送周尹郎中守梓潼》
锦绣燐斌涪水画,风雷变化集英春。北宋·作者:吕陶《和陈图南州学石柱题名之作三首 其二》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唐·作者:杜甫《野望》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唐·作者:杜甫《九日》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唐·作者:杜甫《去秋行》
滩声曲折涪州水,云影低衔富乐山。中唐·作者:乔琳《绵州越王楼即事》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中唐·作者:李端《赠道士》
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涪州。中唐·作者:元稹《寒食日》
怜君伴我涪州宿,犹有心情彻夜弹。中唐·作者:元稹《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 其二》
家住涪江汉语娇,一声歌戛玉楼箫。唐末·作者:李洞《赠庞鍊师》
客卧涪江蘸月厅,知音唤起进趋生。唐末·作者:李洞《乙酉岁自蜀随计趁试不及》
云锁涪江水似天,又闻怀杲已升仙。前蜀·作者:光业《征李怀杲嘲道门 其一》
梓潼江口涪江上,深僻还如樗杜村。北宋·作者:张士逊《寄唐山人》
涪陵古群接青台,巴俗频思叔度来。北宋·作者:文彦博《送郭屯田牧涪陵》
涪江东岸有云林,峦岭萦回涧谷深。北宋·作者:文同《上亭北轩对月吹笛得才元舍人昭华引醉霜月草堂吟皆诗谱也 其三》
后同先满去涪上,数月复来为属郡。北宋·作者:文同《送提刑司勋》
涪江风月为谁清,莫向涪翁问姓名。北宋·作者:鲜于侁《涪江风月》
万古涪江流不尽,渔矶月似旧时明。北宋·作者:鲜于侁《涪江风月》
涪城又领铜鱼契,锦里先驰驷马车。北宋·作者:苏颂《送周尹郎中守梓潼》
锦绣燐斌涪水画,风雷变化集英春。北宋·作者:吕陶《和陈图南州学石柱题名之作三首 其二》
涪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涪】【巳集上】【水字部】 涪;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27第32【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 音浮。水名。【水經注】涪水,出廣漢屬國剛氐道徼外。 又涪陵,漢縣名,今爲州屬重慶府。 又【集韻】馮無切,音扶義同。 又蒲侯切,音捊。涪漚,水泡也。考證:〔【水經注】涪水,出廣漢屬國刪氐游徼外。〕 謹照原文刪改剛。游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