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錙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錙字寓意

【錙】 zī 见“锱”。

錙字解释

【錙】[①][zī][《廣韻》側持切,平之,莊。]亦作“鍿1”。“锱1”的繁体字。(1)古代重量单位。其说不一,或谓六铢,或谓八铢,或谓六两,或谓八两。一般从《说文》,谓六铢,即一两的四分之一。(2)引申为少、细微。参见“介”、“銖”。(3)通“緇”。黑色。参见“徒”。(4)通“菑”。参见“壇之宫”。

錙字诗词来源

【錙】劫灰聚散铢锱黑,日御奔驰茧栗红。唐末·作者:韩偓《寄禅师》
便欲买田学秧稻,不复与世争锱毫。北宋·作者:苏舜元《瓦亭联句》
犹恐黄金价未高,见得锱铢几多力。北宋·作者:王周《淘金碛》
此身已许陪真侣,不为锱铢起重轻。北宋·作者:邵雍《游山三首 其一》
欲将奇警谢妍丽,力竭未有锱铢加。北宋·作者:韩维《答范景仁叹花花在相国寺近舞场》
补装断绽搜尺寸,分别品目穷锱铢。北宋·作者:韩维《又和杨之美家琵琶妓》
人生荣遇有早晚,视此锱铢勿关意。北宋·作者:司马光《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局偶书》
一心清淡本如秋,何必锱铢较两州。北宋·作者:曾巩《送戚郎中》
锱铢赤舄无骄志,咳唾黄金有古风。北宋·作者:曾巩《韩魏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收拾乾坤付一壶,世间无物直锱铢。北宋·作者:王安石《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 其二》
攲枕狂歌击唾壶,直将轩冕等锱铢。北宋·作者:王安石《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 其三》
神闲意定始一扫,功与造化论锱铢。北宋·作者:王安石《虎图》
已是宦情嗟澹泊,可堪世态较锱铢。北宋·作者:强至《依韵和正老自叹之什二首 其一》
匠心女手剧淫巧,工与造化分锱铢。北宋·作者:强至《七夕》
手中平握三尺书,权衡轻重量锱铢。北宋·作者:徐积《谢皇华使者》
由来始弃终见取,鉴裁谁敢欺锱铢。北宋·作者:王安国《题吴长文得兰亭康相墓颜鲁公断碑》
恻微赒急意虽完,势力锱铢岂自安。北宋·作者:韦骧《答吕秀才》
纷纷贵贱别锱铢,义命由来共取诸。北宋·作者:韦骧《宿坛石驿六首 其五》
坐思厚贶欲为报,累旬安得论锱铢。北宋·作者:郭祥正《谢蒋颖叔惠澄心纸》
自称丹灶锱铢火,倦听山城长短更。北宋·作者:苏轼《次韵柳子玉二首 其一 地炉》

錙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錙】【戌集上】【金字部】 錙;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310第12【唐韻】側持切【集韻】【韻會】莊持切, 音菑。【說文】本作鍿。六銖也。【荀子·富國篇註】八兩曰錙。【正字通】古人言較量錙銖,謂輕微也。荀子註誤云八兩曰錙。正韻錙引荀註。韻會銖字註,八銖爲錙。 非。从說文爲正。 又【莊子·徐無鬼】無徒翼於錙壇之宮。【註】錙壇,壇名。

与錙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錙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