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顊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7
  • 部首:

顊字寓意

【顊】 yí 古同“颐”:“白公胜虑乱,罢朝倒杖而策,锐贯

顊字解释

【顊】[①][yí][《廣韻》與之切,平之,以。]“颐1”的繁体字。亦作“頉1”。亦作“頙2”。亦作“頥1”。亦作“1”。(1)指口腔的下部。俗称下巴。(2)保养。(3)引申为宴享。(4)《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5)语助词。无义。(6)通“弬”。

顊字诗词来源

【顊】凤延颈兮泣交颐。■■悲兮涕陨零。汉·作者:无名氏《李翊夫人碑叹》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可怜江县闲无事,手板支颐独咏贫。唐·作者:司空曙《春送郭大之官》
双膝过颐顶在肩,四邻知姓不知年。中唐·作者:卢纶《村南逢病叟》
歘然扼颡批其颐,爪牙委地涎淋漓。中唐·作者:卢纶《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支颐忽望碧云里,心爱嵩山第几重。中唐·作者:陈羽《洛下赠彻公》
隐几支颐对落晖,故人书信到柴扉。中唐·作者:刘禹锡《洛滨病卧户部李侍郎见惠药物谑以文星之句斐然仰谢》
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唐·作者:白居易《闻龟儿咏诗》
醉悲洒泪春杯里,吟苦支颐晓烛前。唐·作者: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记所遇之地与相见之时为他年会话张本也》
举板支颐对山色,当筵吹帽落台头。中唐·作者:元稹《游三寺回呈上府主严司空时因寻寺道出当阳县奉命覆视县囚牵于游行不暇详究故以诗自诮尔》
紧搏红袖欲支颐,慢解绛囊初破结。中唐·作者:元稹《山枇杷》
自顾此身无所立,恭谈祖德朵颐开。中唐·作者:贾岛《颂德上贾常侍》
支颐冷笑缘名出,终日王门强曳裾。唐·作者:曹唐《赠南岳冯处士二首 其一》
含嚬不语坐持颐,天远楼高宋玉悲。唐·作者:温庭筠《寄岳州李外郎远》
四座无喧梧竹静,金蝉玉柄俱持颐。唐·作者:温庭筠《谢公墅歌》
但有沈冥醉客家,支颐瞪目持流霞。唐·作者:温庭筠《醉歌》
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中唐·作者:雍陶《寄永乐殷尧藩明府》
支颐不语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唐·作者:刘得仁《对月寄同志》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唐·作者:李商隐《韩碑》
笑云鲐老不为礼,飘萧雪鬓双垂颐。唐·作者:郑嵎《津阳门诗》

顊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顊】【戌集下】【頁字部】 顊;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406第25【字彙補】余其切,音頤。【韓非子·喩老篇】白公勝慮亂,罷朝,倒杖而策,銳貫顊,血流至于地而不知。

与顊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顊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顊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