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威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wēi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威字寓意

【威】 wēi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

威字解释

【威】[①][wēi][《廣韻》於非切,平微,影。](1)显示的使人畏惧慑服的力量。(2)引申为权势,权力。(3)尊严;严。指表现出的使人敬畏的气势、态度。(4)武力。(5)震慑,使知畏惧而服从。(6)胁迫;欺凌。(7)指刑罚;惩罚。(8)畏惧;敬畏。(9)德,功德。(10)法则;仪则。(11)指以某一事物为法则进行统一或指挥。(12)通“隈”。指弓中央弯曲处。(13)指丈夫的母亲。参见“姑”。

威字诗词来源

【威】声传海内威远邦。称霸穆桓齐楚庄。先秦·作者:无名氏《河梁歌》
龙威丈人名隐居。先秦·作者:无名氏《童谣》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壄。战国楚国·作者:屈原《国殇》
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西汉·作者:刘彻《西极天马歌》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西汉·作者:丁令威《丁令威歌》
遏泌汨兮散其波,威怒定兮混灡灡,息聊啾兮逝□□。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喉唇废职方思让。明笔直绳天威谅。南朝宋·作者:刘骏《华林都亭曲水联句产柏梁体诗》
忱威授律命苍兕。言薄加湖灌秋水。南梁·作者:沈约《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五 忱威》
犯刃婴戈洞流矢。资此威烈齐文轨。南梁·作者:沈约《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五 忱威》
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戚武威扬。初唐·作者:武则天《唐大飨拜洛乐章 齐和》
忍饥渡河知仁人,威彰挥爪雄武臣。初唐·作者:陈元光《风虎》
昨夜星官动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唐·作者:万齐融《仗剑行》
愿骑单马仗天威,挼取长绳缚虏归。唐·作者:万齐融《仗剑行》
客星一夜淩光武,华表千年送令威。唐·作者:严向《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唐·作者:胡皓《大漠行》
武昌妖梦果为灾,百代英威埋鬼府。盛唐·作者:李颀《杂兴》
大角一星直上明,折威七子亢下横。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二 东方七宿》
折威下左顿顽星,两个斜安黄色精。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二 东方七宿》
天辐两星列阵傍,将军阵里振威霜。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三 东方七宿》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盛唐·作者:李白《赠郭将军》

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威】【丑集下】【女字部】 威; 康熙笔画:9; 页码:页261第24〔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 於非切,音蝛。尊嚴也。【易·大有】威如之吉。【書·洪範】惟辟作威。【周禮·天官】 賞以馭其威。【吳語】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 又【諡法】猛以剛果,彊義執政, 曰威。 又婦稱姑爲威姑。猶子稱父爲嚴君。【說文】威,姑也,引漢律婦告威姑。【正字通】按漢律威姑二字宜連讀,信如說文訓,似告姑姑,豈成文理。又南威,美人名。 又虎脅兩旁及尾端有骨如乙,名虎威,見【酉陽雜俎】。 又伊威,蟲名。【爾雅·釋蟲】作蛜蝛。【詩·豳風】伊威在室。 又與畏通。【莊子·漁父篇】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註】威畏義同。

与威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威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