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猻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sūn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猻字寓意

【猻】 sūn 见“狲”。

猻字解释

【猻】[①][sūn][《廣韻》思渾切,平魂,心。]“狲1”的繁体字。见“猢”。

猻字诗词来源

【猻】慧空见了拍手笑,三脚猢狲差异猴。北宋·作者:释昙颖《偈》
三个胡狲弄钱夜,格外难求宿鹤边。南宋·作者: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七》
天津桥上弄猢狲,女子从来不出门。南宋·作者:李石《颂古塔祖胜二首 其二》
舍车不涉猢狲愁,行舟未过虾蟆培。南宋·作者:洪咨夔《次及甫入峡杂咏 十二培》
生逼猢狲坐铁砧,一槌天地尽崩沈。南宋·作者:释如净《送僧》
树上猢狲摘残果,向来才见是春花。宋末元初·作者:谢翱《题酒家壁》
莫为猢狲打筋斗,回头不记读书灯。宋末元初·作者:方回《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其十》
刹竿头上煎䭔子,三个猢狲夜簸钱。南宋·作者:释如珙《偈颂三十六首 其二十五》
每担日月猢狲藤,簟食由来饱祗树。元末明初·作者:朱元璋《赓僧锡杖歌》
翻身狠斗似猴狲。明·作者:沈采《豹子令》
似猴狲。明·作者:沈采《豹子令》
心持贝叶日千遍,手拄猢狲藤百节。明·作者:俞允文《赠性公》
江风吹云雨如注,猢狲梯滑不可度。明·作者:邓原岳《鸡足山歌》
笼中鹦鹉不得脱,戏作猢狲强挑挞。明末清初·作者:陈子升《怀兰引》
秋来更欲看山去,新斸猢狲五尺藤。清·作者:梁佩兰《赠詹竹也明府》
袈裟半幅紫伽黎,猢狲七尺青藤杖。清·作者:梁佩兰《题周黎庄庐山托钵图次陆义山学士韵》
投林倦鸟声偏好,入袋猢狲体渐肥。清初·作者:释今无《寿寓诸》
猢狲藤子青铜坚,为汝一日穷缘攀。清·作者:王士禛《送周量同梁芝五游西山》
鹦鹉塔向指尖出,猢狲藤傍眉端扶。清·作者:吴雯《昌化寺观吴伟画壁长句》
落日空山何处行,猢狲赠与一枝藤。清·作者:袁枚《秋怀 其二》

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猻】【巳集下】【犬字部】 猻;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716第08【廣韻】思渾切【集韻】【韻會】蘇昆切, 音孫。【玉篇】猴猻也。

与猻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猻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