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字的含义
渌字的解释
渌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2
- 拼音:lù
- 繁体:淥
- 笔画:11
- 部首:氵
渌字寓意
【渌】渌 lù 水清:渌水。渌波。 〔渌水〕水名,在中国湖南省。 古同“漉”,渗滤。
渌字解释
【渌】[①][lù][《廣韻》力玉切,入燭,來。]“淥1”的新字形。(1)清澈。(2)水名。在今湖南省东部。(3)同“醁”。醽醁的省称。美酒名。(4)同“琭”。玉貌。(5)通“禄”。福。[②][lù][《廣韻》盧谷切,入屋,來。]同“漉1”。过滤。
渌字诗词来源
【渌】临渌水兮登崇基。曹魏·作者:曹植《离友诗三首 其二》
洛阳少童邯郸女。古称渌水今白纻。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一》
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隋·作者:杨广《江都宫乐歌》
菱潭落日双凫舫,绿水红妆两摇渌。隋·作者: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 其二 江都夏》
冠盖星繁湘水上,冲风摽落洞庭渌。初唐·作者:刘希夷《相和歌辞 其八 江南曲八首》
百壶渌酒千斤肉,大道连延障锦轴。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犹怜雅歌淡无味,渌水白云谁相贵。唐·作者:司马逸客《雅琴篇》
旧闻百子汉家池,汉家渌水今逶迤。唐·作者:张谔《百子池》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盛唐·作者:李颀《琴歌》
釜下唯铺渌海盐,炉中少用榑桑日。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盛唐·作者:李白《别中都明府兄》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盛唐·作者:李白《梁甫吟》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盛唐·作者:李白《梁园吟》
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盛唐·作者: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唐·作者: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唐·作者:顾况《湖南客中春望》
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渌水通朱阁。唐·作者:顾况《悲歌 其一》
渌汗平铺洞庭水,笔头点出苍梧云。唐·作者:顾况《嵇山道芬上人画山水歌》
山氛氲,长不见,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中唐·作者:韦应物《杂言送黎六郎》
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中唐·作者:刘长卿《听笛歌》
洛阳少童邯郸女。古称渌水今白纻。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一》
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隋·作者:杨广《江都宫乐歌》
菱潭落日双凫舫,绿水红妆两摇渌。隋·作者: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 其二 江都夏》
冠盖星繁湘水上,冲风摽落洞庭渌。初唐·作者:刘希夷《相和歌辞 其八 江南曲八首》
百壶渌酒千斤肉,大道连延障锦轴。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犹怜雅歌淡无味,渌水白云谁相贵。唐·作者:司马逸客《雅琴篇》
旧闻百子汉家池,汉家渌水今逶迤。唐·作者:张谔《百子池》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盛唐·作者:李颀《琴歌》
釜下唯铺渌海盐,炉中少用榑桑日。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盛唐·作者:李白《别中都明府兄》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盛唐·作者:李白《梁甫吟》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盛唐·作者:李白《梁园吟》
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盛唐·作者: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唐·作者: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唐·作者:顾况《湖南客中春望》
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渌水通朱阁。唐·作者:顾况《悲歌 其一》
渌汗平铺洞庭水,笔头点出苍梧云。唐·作者:顾况《嵇山道芬上人画山水歌》
山氛氲,长不见,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中唐·作者:韦应物《杂言送黎六郎》
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中唐·作者:刘长卿《听笛歌》
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渌】【巳集上】【水字部】 淥;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33第37【唐韻】【集韻】【正韻】盧谷切【廣韻】力玉切【韻會】龍玉切, 音祿。【說文】與漉同。浚也,滲也。或作淥。 又水淸也。【張衡·東京賦】淥水澹澹。 又水名,在湘東。【水經注】醴泉縣漉水,亦曰淥水。 又澤名。【前漢·郊祀歌】淫淥澤, 然歸。